第(2/3)頁 辦完后事,邢夫人卻帶著兒子高元照來到史可法的大帳中。 “史閣老,夫君遇害,兒子年幼,雖繼承了興平伯勛爵,可是幼兒在朝中無人照料,元照若是被人欺負了,連個幫的人都沒有,還望閣老能收下犬子為義子。”邢夫人道。 誰知道迂腐的史可法心中暗想:高杰乃流賊出身,倘若收了此人的兒子當義子,今后在江南士林中豈不是為人詬病?想到這里,史可法道:“老夫姓史,令郎卻是姓高,若是收了義子,令郎是改姓還是不改姓?以老夫所見,不如令郎拜高起潛為義父,都是姓高,也是一家人。” 雖然都是姓高,但高起潛是一名太監(jiān),邢夫人覺得,史可法說的,讓兒子認高起潛為義父,是對他們高家的羞辱,結果雙方不歡而散。 就在邢夫人失望的帶著兒子走出中軍大帳的時候,卻見到趙鵬笑容可掬的迎面走來。 “民婦見過忠勇伯。”邢夫人向趙鵬行了個禮。 趙鵬微笑著道:“邢夫人,興平伯生前,與本伯情同手足,如今興平伯遭遇不幸,本伯理當代為照料興平伯遺孤,若是夫人不嫌棄的話,那就讓元照認了本伯為義父吧。” “忠勇伯不過年長元照幾歲,若是元照認伯爺為義父,恐怕不妥吧?”邢夫人猶豫著說道。 要知道趙鵬才十九歲,而高元照十二歲了,相差了七歲,認個義父有些不妥了。但邢夫人不知道當年魏忠賢認的義子,甚至比他年齡還大的都有。而且邢夫人心里還有個心結:當時高杰可是扶植福王朱由崧的四大功臣之一,而趙鵬卻是推翻了福王,扶起新皇的人,這個心結就不好解開了。 趙鵬笑道:“其實認不認義父也無所謂了,興平伯乃是為國捐軀,為賊人所害,當入大明英烈祠,只要本伯一日在,就會罩著英烈遺孤一日。之前雖然興平伯擁立福王,可那也是太子爺生死未卜,才擁立的福王,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興平伯擁立福王并無過錯,只要是忠君報國便是好事。” 邢夫人大喜,連忙把高元照拉過來:“照兒,快給義父磕頭!” 高元照走上前,雙膝跪地,畢恭畢敬的向趙鵬磕了一個頭:“孩兒拜見義父!” “好!好!”趙鵬扶起了高元照,笑著摸了摸他的腦袋,“好孩兒,其實我年長不了你幾歲,雖然你拜我為義父,但我們其實也是好兄弟,只是有了義父之名,今后本伯也好照顧你。” “多謝義父!”高元照大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