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根據(jù)總旗教會自己的辦法,孔杰帶著兒女(妻子在紡織廠上班,無暇顧及種地)先對番薯進行了育苗。這些做種的紅薯都是個頭大、外觀整潔、沒有傷口的上等紅薯。 孔杰根據(jù)總旗教他的,在自己的屋子后面沒有陽光之處專門開辟了一小塊育苗田,同兒女們一起把土地細細翻松了之后,把紅薯埋入地下。大約十日左右,埋在地下的紅薯長出了嫩芽, 孔杰和兒女們一起把紅薯挖了起來,發(fā)現(xiàn)每一顆紅薯上都長出了二十多到三十多棵嫩芽。 把紅薯切成了小塊,每一塊小塊上都有一株嫩芽,然后把這些小塊埋在山坡上的貧瘠土地中,嫩芽朝上,定期的澆水澆肥即可,大約四到五個月即可收成。 后世在南方種植的番薯只要三個半月到四個月即可收成, 但是在這個時代, 番薯的品種還沒有后世的那么好,而且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期,天氣較冷,農(nóng)作物生長期也長了一些,所以比后世的番薯生長的時間會比較長。 種下番薯的時候是二月份,大約七月份能夠收成。 孔杰根據(jù)總旗的指導,在山坡上的梯田中種植番薯,又在比較平整的地里種植油菜,在梯田和梯田的縫隙之中種植茶葉。 天氣一天天轉(zhuǎn)暖了,總旗又給孔杰家里送來了一大紙盒的小雞仔:“老孔啊,莊子里沒給你們家分到好地,為了補償你們家,俺給你們送來雞仔,你們把雞仔就放養(yǎng)在山上吧。在自家的院子里搭一個雞窩,每天晚上把雞趕回雞窩,白天放養(yǎng)到山上,雞就會自己去吃蟲子?!? “多謝老爺?!笨捉苓B忙跪在地上千恩萬謝。 總旗扶起了孔杰:“老孔,這事不必謝俺, 要謝的話, 應(yīng)該感謝咱們伯爺和陛下才是。俺本來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軍戶,都是伯爺讓俺過上好日子的?!? 這一窩小雞仔大約有五十只,總旗還給孔杰帶來了一袋子雜糧、麥麩和米糠,用來喂養(yǎng)小雞。臨走的時候,告訴孔杰,說皇莊里面有賣雜糧、米糠和麥麩之類的,可以買來喂養(yǎng)小雞,那些雜糧和下腳料非常便宜。 幾日后,總旗又給孔杰家送來了一條黑色的小狗:“老孔,這是俺家剛出生的小狗,有了它,你家的雞就不用怕被黃皮子(黃鼠狼)偷走了?!? 小雞仔成長需要糧食,在糧食收成之前,皇莊有給軍戶們一定的銀子補貼。加上這段時間孔杰夫婦打工的收入,還能購買得起糧食。夫妻倆除了購買了自己吃的米面之外,還買了一些米糠和麥麩之類的,專門用來提供給雞仔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