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不殺人,只誅心-《手眼通天》
第(1/3)頁
先帝高覺共兄弟三人,一母同胞,他排行老二,襄王高澄是長兄,庸王高瞻年紀最小。
宗法禮制傳承千年,規定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無論皇親國戚,還是普通人家,家族的財產和地位都應由嫡長子繼承。
按理說,高澄是嫡長子,繼位登基的人本該是他,而非次子高覺。
但是,高澄風流放蕩,不受拘束,更厭倦廟堂權勢,只愛結交江湖豪杰,故而竭力推辭儲君之位,主動讓賢給二弟。
二弟高覺有龍鳳之姿,自幼嶄露鴻鵠大志,也很受父皇器重,因此,皇帝便成全高澄的心志,沒再勉強他,轉而立高覺為儲君。兄弟倆和睦共處,你情我愿,當時并未引起爭議。
高澄自知非帝王之材,效古人禪讓典故,讓賢退位,深明大義,一代賢王的美名,從此開始傳揚。
先帝登基后,野心勃勃,志在統一北方。他整日忙于勤政強國,不近女色,或許是有生理缺陷,遲遲沒能育出子嗣,后來,他死于武氏陰謀,英年早逝,香火就此斷絕。
國不可無君,遵照舊例,先帝逝后,皇位本應還給長兄高澄,畢竟,他才是嫡長子,由他繼任才能回歸血脈正統。
即使他已死去,也該把皇位傳給他的子嗣,而非三弟高瞻。
所以說,一旦論起宗法禮制,流落民間的小高攀,才是最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
可惜,世人還不知道,民間流傳的襄王遺腹子真的存在,而且就站在任真身邊。
這也是任真來到魏錚墓前、當眾開啟談判的原因。在北海文人見證下,他揭開小高攀的身世,只要證據確鑿,即使高家想耍賴推辭,也無法封鎖消息,再以皇室正統自居。
到時候,任真擁立小高攀,率軍殺回京城,便是正義之師,取代北海在義軍里的領袖地位。
眼前,高家老祖無法識破,任真的話里藏著陷阱,嘲諷道:“你在說什么胡話?早在七年前,他就慘遭武氏毒害,滿門抄斬,如今哪還有后人!”
人群點頭,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任真轉身走回小不起身旁,悠悠道:“誰說襄王已無后人?諸位難道沒聽說,襄王遇害后,還有一位遺腹子出世,流落在民間?”
高明聞言,啞然一笑,眼里諷意愈濃,“那只是民間胡亂捏造的談資罷了,荒誕至極,豈可當真!退一萬步說,即使真有遺腹子,如今也泯然眾人,大海撈針,誰能找出他的蹤跡?”
任真等的就是這句話,他拉起小高攀的手,環顧北海眾人,朗然道:“實不相瞞,眼前這位,就是真正的襄王世子!”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连江县|
建宁县|
垣曲县|
称多县|
孝昌县|
垦利县|
河津市|
汨罗市|
克拉玛依市|
台北县|
滨海县|
德钦县|
瓦房店市|
安康市|
临漳县|
淳安县|
永顺县|
盐亭县|
阿克|
大城县|
克什克腾旗|
临邑县|
巫山县|
屯昌县|
临高县|
马公市|
昭苏县|
砚山县|
毕节市|
荔浦县|
枝江市|
绩溪县|
吴忠市|
望城县|
旬阳县|
新郑市|
大厂|
光泽县|
尼勒克县|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