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42章 北海有墓碑-《手眼通天》


    第(1/3)頁

    祭拜魏錚,看似是很簡單的決定。任真既然來到北海,理應到師兄墓前致意,以盡師弟之禮。

    然而,在場的儒生們都不是天真孩童,略微細想,便知此舉背后的用意耐人尋味,神色變得凝重。

    三先生魏錚死于七年前,是北海檄文案的核心人物。當時,先帝薨,國無儲君,武后意欲竊權,魏錚率北海文人血書力諫,是民間反武勢力的領袖。

    眼見反對浪潮愈發高漲,陰謀即將落空,武清儀無奈之下,讓元本溪請儒圣出山,親自駕臨北海,以武力誅殺魏錚,又命雪影衛血洗北海,手段鐵血強硬,總算將這股勢頭鎮壓下去。

    魏錚是儒圣董仲舒親手殺的,也是在執行女帝的意志,可以說,他當年的立場,觸犯了北唐最大的兩座山。

    故而,在他死后,北海人心惶惶,避猶不及,沒人愿惹火燒身,站出來替他收尸。數萬忠骨曝曬在外,無處安葬,可謂凄慘。

    多年來,北海人雖良心未泯,但忌憚女帝淫威,害怕重釀慘案,仍不敢公開祭奠亡魂,只能偷偷在書院后的荒野里,豎起一塊無字墓碑,以示哀悼。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直到最近,經過漫長的蟄伏,北海終于起兵討武,在誓師南下前,專門舉辦一場隆重的葬禮,告慰慘死在血案中的數萬英靈。

    北海參差百萬戶,當年青山何處無枯骨?

    且把鐵劍飲烈酒,今朝從頭邁步洗舊辱!

    肅清國賊,還政高唐,不僅是北海人忠于舊皇族的忠貞氣節,也是他們洗清當年恥辱的唯一方式。

    魏錚雖死,他的錚錚傲骨始終活在北海人心間,不曾腐朽。

    因此,任真初到北海,先去祭拜魏錚,這一舉動,無疑是在向北海人示好。他敬重魏錚,就是在敬重北海堅守的氣節,很難不讓眾人欣慰和認同。

    更值得揣摩的是,任真的身份非比尋常,既是受女帝信賴的吹水侯,又是執掌儒家的儒圣愛徒,他肯主動提出,去魏錚墓前祭拜,無論怎么看,都像是在替長輩認錯,懺悔當年所犯的罪惡。

    正視歷史,才能贏得尊重,緩解北海對過往歷史的執念。

    他愿意這么做,是非常睿智的決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灵川县| 叙永县| 奉新县| 沂源县| 鞍山市| 垣曲县| 兴义市| 驻马店市| 海林市| 萨嘎县| 锦屏县| 普陀区| 旬阳县| 宜城市| 棋牌| 株洲县| 库车县| 汉川市| 布尔津县| 肇州县| 遵义市| 麻阳| 双牌县| 青铜峡市| 河北省| 诸暨市| 共和县| 彰武县| 邵东县| 汉中市| 剑河县| 华蓥市| 乌苏市| 和硕县| 萍乡市| 内黄县| 岳阳县| 新乡市| 泊头市|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