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番外四】蕭孤舟的前世今生 蕭孤舟做了一個夢。 一個沒有薛明珠的夢。 他看見了那個清冷少年的一生。 沒有人溫暖他。 也沒有人認出他皇子的身份。 他在寧安都是獨來獨往。 雖然,他會打獵來補貼家用,可是,他不懂庶物。 甚至,連火都不會生,連飯都不會煮。 花的永遠比賺的多。 而最苦的就是寧安的第一個冬天。 夢里的那個少年,在寧安的第一個冬天,生了一場大病,獨自在冷屋中昏迷了三天三夜,險些生生凍死。 不過,他福大命大,終是活了下來。 蕭孤舟是眼看著那個少年如何變得越發(fā)的冰冷。 少年知道自己皇子的身份,也知道宮中還有生身母親呆在冷宮,等待著他回京的日子。 在此之前,他只能牢記養(yǎng)父的話──“努力活下來!” 一個小小的十二歲少年,想要在寧安這種苦寒之地活下來,極為不易。 他的日子與自己在寧安的日子簡直天上地下。 在他吃著小明珠給他送來的色香味兒俱全的熱飯熱菜時,那個少年只能在雪地里啃著冷饅頭。 這樣下去,必會留下病根兒。 蕭孤舟心里想著。 在夢里,他什么也做不了,甚至連想要與他說話都不行,他只能靜靜地看著……看著這個少年漸漸變成青年。 與他相同也不同。 一模一樣的容貌,只是,他的眉梢眼角皆是酷寒,就如寧安的三九寒冬。 沒有薛父教導的青年,性子冷硬、內(nèi)斂、耿直……這種性格,在蕭孤舟眼中看來,哪兒哪兒都是缺點。 他似乎都已經(jīng)看到待青年回宮后,寧國將會掀起多么高的風浪。 這一世,在冷宮中的謝婕妤秘密向孝帝吐露他在寧安有一個兒子后,孝帝幾乎是迫不及待的便派人來接他。 只是,那時的孝帝早已病入膏肓,只是在強撐著等他回去。 京城也早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存在的消息泄露了。 瑞王瘋了似的派人來刺殺青年。 若不是近衛(wèi)軍統(tǒng)領衷心,青年的武功又好,怕是就不能活著回到京城了。 青年回京后,就迅速認祖歸宗,接手了孝帝留給他的全部勢力。 只是,孝帝沒有辦法再為青年多做些什么,就薨了。 給青年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也給寧國帶來了不幸。 關于青年的生身之迷,伴隨了青年的一生。 每當有人罵青年刻薄寡恩之時,必然會提前青年的生身。 民間一直都有他非孝帝親子的流言。 這些,自然都是瑞王和慶王派人散播的。 瑞王和慶王拿著青年的生身大做文章,雖然,保皇派相信青年確為先帝之子,奈何,更多沒見過青年的人。 瑞慶之亂,青年率兵足足打了五年之久。 大半個寧國都被卷入了戰(zhàn)火之中。 滿目瘡痍、血流成河、尸骨如山、民不聊生。 蕭孤舟的神情也從最開始的漫不經(jīng)心,漸漸變得凝重肅穆。 而國內(nèi)的叛亂才剛剛完結(jié),還未等青年喘口氣,將皇位坐穩(wěn),周邊異族便趁虛而入,最先失守的便是寧安。 靺鞨人最先打了進來。 此時,正是寧國最虛弱的時候。 外憂內(nèi)患。 待青年平定一切之后,年不過三十的他,鬢邊竟然早早的就有了花發(f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