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個月后,被流放的眾人終于到達(dá)了寧安。 當(dāng)看到寧安城門時,所有人都哭了。 他們一個個蓬頭污面,瘦骨嶙峋,人不人鬼不鬼的發(fā)出嘶啞難聽的哭嚎之聲,宛如鬼哭一般,透著數(shù)不盡的心酸。 哭他們終于活著到了寧安,更哭那些永遠(yuǎn)都到不了寧安的人們。 寧安的百姓們對這樣的場景早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 每隔幾年,他們這里都會出現(xiàn)這么一群人,對著城門鬼哭狼嚎。 這有什么可哭的?! 他們要哭的……還在后頭呢。 他們寧安地廣人稀,靠近邊境,不時有靺鞨人和邏車人來騷擾不說,就說這一年當(dāng)中足足有五個月的漫長冬季,重冰積雪、苦寒冰封,每年都不知會凍死多少人。 他們本地的寧安人尚且活得艱難,這些從京城流放來的“貴人”,一個冬天過去,能活下來的也就十之一、二而已。 因此,寧安的百姓們也沒有對被流放的眾人指指點點,只是隨意的看了兩眼后,就扛著鋤頭、挑著糞,該干嘛干嘛去了。 薛明珠沒有哭,鼻頭卻也有些發(fā)酸。 雖然后半段路,因為李山的存在,她沒有再吃什么苦頭,可是,前半段路的苦,卻是實打?qū)嵉摹K@小身板竟然能活著來到寧安,真的全靠薛家人全力相護(hù)……呃……還有謝孤舟的救命之恩…… 不管怎么樣,她至少活著到了寧安了,她上一世的老家。 這一路全靠他們,她才能活下來。 到了她的地盤,那就看她的吧! 她一定會讓她的家人還有謝孤舟平平安安活下來的。 薛明珠精神振奮,嘴角微翹,杏眼中精光灼灼,滿是斗志。 謝孤舟看著身邊不遠(yuǎn)處的小豆丁,真的不明白,這小豆丁有什么好高興的? 這寧安哪里有半點能比得上京城? 小丫頭這個年紀(jì)不正是應(yīng)該愛美愛玩愛吃的年紀(jì)嗎? 可是,這一路上,他從不曾見這小豆丁對于京城的繁華有半點眷念之意,亦沒有對薛父有半點怨懟之情。 似是在心里已經(jīng)接受了要在寧安這個苦寒的邊境之地呆一輩子的命運了。 每天總是笑臉相迎,活潑樂觀。 雖說流放的眾人都是各有各的苦,可是,看到薛明珠,卻總還能露出一絲笑容。哪怕是自己這顆冰冷的心,都總不經(jīng)意間為她所暖。 可能,越是身處寒冷的人,對溫暖就越發(fā)的向往吧。 每天看到薛明珠甜甜的笑容,才能感覺活著還有希望。 謝孤舟脊背挺直,悠遠(yuǎn)的目光落在寧安的城門之上,漆黑孤寂。 趙大沒有給大家太多的時間哭泣,便不耐煩的甩著鞭子催促著眾人往內(nèi)城衙門走。 從京城一路出發(fā)押送這些犯人的差役們早已歸心似箭,一心想將他們與寧安府的人做好交接,他們好返回京城。 眾人哭夠了,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解脫,去掉脖子上這枷鎖,因此,不用再催促便自動自發(fā)的加快了腳步。 流放的這一路上,他們從不曾走得如此快過。 薛明珠也混在人群中,與眾人急迫想要得到自由不同,她更關(guān)心的是這一世寧安的風(fēng)土人情,因此,小腦袋不停的轉(zhuǎn)著。 外城似乎是寧安窮人居住之地。 家家戶戶皆是矮矮的茅草和泥所筑的房子,屋頂高高堅有一物,薛明珠知道那是煙筒。北地之人想要渡過漫長寒冷的冬季,都靠這玩意救命。 薛明珠眼睛閃閃發(fā)亮。 感謝老天,這個時候,寧安已經(jīng)有了火坑。 不用她再費心去做出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