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戰鐘聲里,魏室朝臣急如星火地從各個方向馳至魏宮,齊集朝堂。 “魏成!”魏武王看向大司馬:“安邑現有多少守卒?” “回稟我王!”大司馬魏成拱手應道:“安邑共有守卒兩萬六千三百,一萬在城內,余在城外。” “點兵兩萬,火速馳援帝丘!” “這……”大司馬怔了下,難以置信的抬起頭。 “城內守卒還要守護王城,現在秋收,部分兵士回家了,倉促間恐難點齊。” “什么王城不王城的?”魏武王朝他吼道:“點兵兩萬,立即出征,馳援帝丘!” “王上不可啊!”大司馬跪倒在地。 大司徒朱威也站了出來,拱手道:“我王切不可因一時長短,意氣用事,大魏國四方皆敵,猛虎架不住群狼,不如先與楚國議和,騰出手來再收拾趙、韓!” “是啊,是啊!朱司徒言之有理,我王慎思。” 一通發泄下來,魏武王也恢復了幾分理智,癱坐在王位上無力的擺了擺手。 “誰愿意代本王前去議和?” 公叔痤拱手:“老臣愿往。” “那便交由老愛卿了,退朝!” …… 衛國諸地,在衛人一陣發蒙之后,真正的激戰開始了。 趙人利用突襲全殲剛平守軍,連下七十三座鄉邑,占據衛國大部分城邑,尚未戰死的衛人被逼進楚丘、帝丘、野王三座孤城。 烽煙揚起后,衛國人無人不同仇敵愾,奮死抵抗。 拿下衛國剩下的三座孤城是趙敬候在戰爭第一階段的基本戰略目標。 若不能在衛軍返回之前順利拿下三地,與魏衛兩國形成地緣對峙,結果就將是一場惡戰。 這是趙敬候都不想看到的,因而在拿下剛平城后,趙敬候火速將大軍分作三路,左軍公子勝進攻楚丘,他親自率中軍攻打帝丘,公子種領右軍直擊野王。 然而,正是在這三座孤城,趙軍受到了最頑強的抵抗。 楚丘城外,趙人如螞蟻般四面圍攻。 楚丘城上,滾木礌石齊下,箭矢如雨,趙兵死傷一片,連攻數輪,見傷亡太大,公子勝不得不鳴金收兵。 帝丘城的戰事更酣。 高大牢固的城墻上面,箭矢如飛蝗般落下,守城老將是孫武子之后衛國的大司馬孫仲良,他全身披甲,手持重盾擋在頭上,在城墻上來回巡視。 不時有箭矢落在盾上,打在身上,發出“啪啪”響聲,落在地上。 眾衛卒各持盾牌蹲地防箭,其中一個沒有蹲好,盾牌也沒遮實,一小半屁股撅在外面。 孫仲良走過去,照他屁股就是一腳,半是責罵半是嘲弄:“縮進去呀,屁股不要了!” 說時遲,那時快,那人屁股未及縮回,一箭飛來,恰好扎在屁股上,又剛好扎進甲縫里,只聽“哎喲”一聲慘叫,那衛卒捂住屁股號起來。 眾衛卒無不哄笑。 立時有軍醫跑過來,將他抬下救治。 沒走幾步,一衛卒奔至孫仲良跟前,指向垛口:“將軍,趙人開始爬了!” 孫仲良走過去,透過垛口,見果然有一行行的趙卒在向上攀爬。 他轉過身,對躲在垛后的弓弩手吩咐:“盯住他們的屁股,放近再射,射中本將賞肉吃,射不中賠本將的箭!” 眾衛卒再次哄笑起來,一場慘烈的國都保衛戰因為孫仲良這位幽默的老將平添了許多樂趣,守城衛卒士氣高漲。 趙軍右軍數萬將野王城三面圍定,留下西門一道缺口。 南城主門緊閉,城門樓上不見一人,連旗號也不見一桿。 放眼望去,野王所有城垛不見一人一槍,似乎是座空城。 公子種吸一口氣,命令豎起高臺,登高觀察,他的視線幾乎與城垛持平,仍未看到一名衛卒。 公子種不無狐疑地走下高臺。 “主將!”右軍副將急切稟道:“別管他們,先攻城再說!” “好吧,”公子種下定決心:“擂鼓!攻城!” 鼓聲震天,萬弩齊發。 趙兵將早已備好的稻草、浮木等扔進護城河中,無數道浮橋架起。 城上仍無一人,好似一切聽憑趙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