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眼見魏武王執(zhí)迷不悟,寺人暗自著急,眼睛連眨幾眨,佯作恍悟:“呵呵呵,王上這么一解,老奴明白了。” “不瞞王上,老奴方才一直以為,相里子所說的那只黃雀不是齊、趙、韓,而是秦人呢!” 魏武王眉頭皺起:“你且說說,你怎么想到是秦人呢?” 寺人傻笑幾聲,拍拍腦袋:“老奴這顆腦袋笨得就跟榆木疙瘩似的!” “老奴原以為,相里子只說黃雀,沒有說是三只,一只黃雀不可能指代三家,所以思忖,相里子定是擔(dān)心我王于中原大戰(zhàn)諸侯之時(shí),秦國出兵攻占河西!” “哈哈哈哈!”魏武王手指寺人,一陣長笑:“你這顆腦袋,真就是個(gè)榆木疙瘩,若想開竅,得拿斧頭劈!” “秦君是誰?那是嬴師隰,他曾立誓,寡人在位,絕不攻魏,他跟了寡人二十余年,借他十個(gè)膽子,也不敢偷襲河西!” 寺人臉上擠出笑容:“王上說得是,不過,老奴在想,不怕一萬,單怕萬一,對秦人,王上也該多個(gè)防備才是!” 魏武王哈哈笑出幾聲:“寺人吶,說你是個(gè)榆木疙瘩,你倒擰上勁兒來了!好好好,寡人聽你的,這就防備他個(gè)萬一!” 寺人拱手道:“王上圣明!” 魏惠王收起笑意,斂起神:“經(jīng)你這么一攪和,寡人倒是想起一事!” 寺人低聲問道:“什么事兒,王上!” 魏武王詭秘一笑:“黃雀既已露頭,寡人也該出動(dòng)手拿彈弓的童子了,你說是不?” “好虎架不住群狼,趙、燕、韓三國全都出兵,加上楚國,罃兒那兒必是吃緊,該做準(zhǔn)備了!” “擬旨!” “命龍賈率河西甲士八萬移防大梁,盯好了,無論哪只黃雀膽敢振翅,就將其翅先擰下來!” 原本想讓王上迷途知返,誰料反倒弄巧成拙,寺人懊悔不已,目瞪口呆。 見他毫無反應(yīng),魏武王盯住他:“咦?” 寺人回過神,語不成聲:“王……王上是要調(diào)……調(diào)走河西甲……甲士?” 魏武王笑道:“是啊!你不是說防備萬一嗎?這就是萬一!對付三只黃雀,若是沒有龍將軍的河西甲士,如何能行?” “對了,告訴齊候,他若攻下稟丘,稟丘就歸他所有吧!” 寺人依舊傻站著,一動(dòng)不動(dòng)。 魏武王不耐煩地?cái)[手:“愣個(gè)什么?擬旨去吧!” 寺人應(yīng)道:“老奴遵……遵旨!” …… 翌日,東方現(xiàn)出魚肚色,鳥鳴聲聲,世界鮮活起來。 安邑城郊野的一棵大樹下,悻悻然離開魏宮的相里勤揉揉眼,站起來,伸個(gè)懶腰,總算使心情舒暢些,開始收拾行囊,修補(bǔ)草鞋。 公孫羽也醒了,忽地坐起,揉眼問道:“師兄,要走嗎?” 相里勤點(diǎn)了點(diǎn)頭。 “回楚國?” 相里勤搖頭:“不,去河西!” 公孫羽愕然:“河西?那兒好好的,沒聽說有什么事兒呀!” 相里勤長嘆一口氣:“很快就會有了!” 在云夢山中論政時(shí),江寒的助秦之言迷惑了相里勤的判斷。 讓相里勤篤定江寒?dāng)_亂中原的目的就是要幫秦國奪回河西,所以他認(rèn)為河西必有一戰(zhàn)。 魏王宮御膳房里滿案佳肴,魏武王正在就餐。 他用餐刀割下一小塊肉,放到妃子的餐盤里:“子曰,‘膾不厭細(xì)’,愛妃嘗嘗這塊,品品它是什么來著?” 妃子小心翼翼地用餐刀扎起,品嘗,咂吧幾下嘴皮子:“細(xì)軟滑潤,酥香可口,不像是獸肉,不像是禽肉,也不像是水生之物……奴婢口拙舌笨,還真品不出個(gè)名堂呢!” “哈哈哈,讓你說對了,是條爬蟲!” “奴婢真正沒想到哩!敢問大王,何等爬蟲能有如此美味?” “叫作鉆地龍,有這么粗細(xì),去皮黃燜,味道最佳!”魏武王比劃著。 “承蒙王恩,奴婢得享口福矣!” 一陣腳步聲急,寺人小跑過來,徑至魏武王跟前,小聲稟道:“王上,太子緊急戰(zhàn)報(bào)!” “哦?”魏武王伸手接過,急急瀏覽,不無得意地將戰(zhàn)報(bào)連抖幾抖,塞予寺人。 “哈哈哈,果然不出寡人所料,三只黃雀結(jié)作伴兒飛到楚境去了,疊加起來,不下十萬人吶!” 寺人接過戰(zhàn)報(bào),看著上面的內(nèi)容:“王上料敵如神,老奴嘆服!” 燕軍五萬,主將太子姬常,趙軍三萬,主將晉陽令趙豹,韓軍三萬,主將宜陽令韓仲,皆屯于丹陽戰(zhàn)場二十里外按兵不動(dòng),一看就是生出了異心。 魏武王轉(zhuǎn)對寺人,斬釘截鐵:“對龍將軍的旨令擬好否?” “臣已擬好,尚未用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