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觀星-《大秦:開局成為墨家鉅子》
第(1/3)頁
公元前378年,八月初三的無月之夜。
碧空如洗,星河燦爛。
中夜時分,夜間微微有些寒意。
魏武侯年老體衰,有些經不住秋日的夜寒,裹了一件夾袍走出東室在觀星臺上駐足而立。
他仰望著滿天星斗,只覺得亂紛紛閃爍不定,一點兒奧妙也琢磨不出。
這時只聽肅立在高臺下的司禮大臣高宣:“子時已到,有請高士……”
星室的厚簾被侍者掀起,甘德與石申二人白發披散,身穿繡有星宿分野的黑色長袍走出,在南面祭壇前跪拜禱告。
“昊天在上,今有甘德、石申二位弟子祈求天帝,懇望昭示天機,以告誡國君自勵奮發,拯救蒼生于水火。”
祭拜過后,二人神情肅然登上了觀星臺。
觀星臺頂上,甘德、石申各自向深邃的蒼穹肅穆一拜,閉目定神,霍然開眼,向廣袤無垠的星河緩緩掃過。
燦爛的夜空出奇的靜謐,晶瑩閃爍,嘲諷著人間的簡單和愚昧。
大約一個時辰后,天顯異象,東部夜空中一道強光橫過天際,一顆巨大的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由北向南橫貫了東部的天空,彗星劃過后,東方的星辰都散發出了柔和的光芒!
甘德、石申二人對視一眼,眼中都是震驚之色,佇立在觀星臺上,久久沉默著。
甘德率先開口:“徑天彗星大顯于東方玄枵之下,當主東方有明君強臣當國。”
石申眉頭微微皺起道:“玄枵之下,正是齊國,彗星之后有群星爭輝,星光清冷,是文脈東移之相,齊國當興于文治。”
春秋戰國時期,星象家將每個諸侯國都與天上的星宿位置做了對應測定,何星之下何位置為何國,都有一個公認的分野。
《周禮》中所說的:“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量,以觀妖祥。”
正是這種分野星占的具體說明。
星象家的典籍中記載,春秋戰國時,用十二支對應諸國,分別是:
熒惑:對應楚、吳、越、宋。
太白:對應秦國、鄭國。
辰星:對應燕國、趙國。
房星:對應魏國、韓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万盛区|
通州区|
安福县|
长白|
六枝特区|
商水县|
临城县|
大关县|
淮安市|
苍梧县|
莒南县|
上饶县|
永福县|
澄城县|
时尚|
江城|
汉沽区|
栾城县|
霍州市|
德格县|
会东县|
无棣县|
吉林省|
武城县|
贡山|
城固县|
洞口县|
南京市|
巴中市|
宁津县|
元朗区|
邹城市|
德化县|
台南市|
金湖县|
寿光市|
宕昌县|
乌拉特前旗|
曲麻莱县|
张家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