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墨子本來就不是一個刻板的人,他是一個極為擅長接納新鮮事物擁有超前觀念的人。 墨子對一件事情的對錯下定義,從來不盲目,都會進行一段時間的勘察來評判。 經過墨家對法家的勘察,認為法家變法,對百姓有利,這也是墨家認可了法家的原因。 墨子可以輕視儒家,但是不能輕視法家。 法家學子素來敬重墨子,從來沒有一個法家名士對墨子進行過人身攻擊。 法家講的是理,儒家罵的是人。 假若墨子不是一個超凡的哲人,他也許會在法家的變法潮流和宏大立論面前自甘隱退。 然則墨子不是這樣,法家的崛起,絲毫沒有動搖墨子的心志。 從心底說,墨子也認為法家是匡正亂世的支柱,但墨家守定的是人世間另一道警戒線,要“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弊”,要誅滅的是一切邪惡殘暴,其中包括法家變法中出現的邪惡和殘暴。 所以墨家、法家,兩派學說惺惺相惜,相互推崇,但是兩派門生對于儒家從來不嘴軟,噴起儒家弟子來一個個都是戰(zhàn)斗力爆表。 儒家正處于青黃不接的時代,亞圣孟子還未出世,自然被風頭正盛的墨家、法家壓的喘不過氣來。 不過后來孟子的出現,是儒家復興的開始。 江寒一行人離開了臨淄的消息很快就被傳到了高伯耳中,高伯手拿帛巾,眼中滿是寒光。 自從年前大朝會他被江寒當眾呵斥過后,他就一直尋找機會報仇。 可孟鄉(xiāng)邑是公族的領地,公子午又護佑著江寒,他貿然帶兵前去,等同于謀反,他一直不動聲色的隱忍到了今天,機會終于來了。 “江寒豎子,老夫說過,高氏親軍一定會將你撕成碎片的,你手中寶劍再鋒利,鋒利的過我高氏輕騎手中的矛戈嗎?” “傳我命令,出動二百輕騎,扮成馬匪的模樣,把江寒給我碎尸萬段!” 一身皂衣的家老連忙捧著調兵虎符,騎上一匹快馬,向高氏親軍的駐地趕去。 不久后,二百輕騎從駐地中奔騰而出。 …… 臨淄城中,公子府。 府中的家老成伯急匆匆的闖入了田午的書房中。 田午放下了江寒交給他的龍骨水車的圖紙,疑惑的抬起了頭。 “成伯,可是出了什么事?” “公子,剛剛城北的高氏駐地中派出了兩百輕騎,不知道是什么目的。” 田午的瞳孔一縮,暗叫一聲不好。 江寒前腳離開臨淄,后腳高伯就派出了輕騎,高伯的目的何在一目了然。 他立刻抓起了架子上的長劍,大聲命令道:“成伯,立刻拿著我的符印調動三百兵卒,隨我出城!”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