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電影節,是一項旨在推動電影藝術發展,提高電影藝術水準,獎勵有價值、有創造性的優秀電影作品,促進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平臺的重要藝術活動。 這是百科對電影節的定義。 但在從業人員看來,電影節最大的意義,就是創造榮譽。 只要是電影節,就會有獎項評選,只要是獎項評選,就會有含金量。 哪怕是隨便一個野雞獎項,都會有人不惜花錢鍍金刷榮譽,行業里只怕獎項太少,絕沒有發不出去的獎項。 而對于獎項主辦方和行業管理者而言,這些獎項從某種程度上也是管理者用來獎賞、激勵從業者的利器。 如果這些獎項不被任何人認可,那么它們就和路邊的石子一樣,毫無用處。 但如果它們被所有人認可,這些獎項就會擁有巨大的價值,甚至能夠撬動整個行業的利益。 可以說,這些獎項就是行業規則制定者們擁有的話語權的直接體現。 而現在,宋奇提出想搞一個恐怖電影節,他的野心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他也想成為行業規則的制定者! 但秦時關卻并沒有生氣,有野心是好事,有野心才會做事,能給行業帶來好的促進作用的人,都是有野心的人。 秦時關考慮的是這件事給行業帶來的好處更多,還是壞處更多。 隨著行業的發展,從業人員的增多,國內的五大電影獎項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了。 但就像宋奇說的,五大電影獎項中,贏者通吃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了。 大導演有更多的錢來買劇本,制作電影,拍出的電影質量的確就更好,獲獎的幾率也更大。 而普通導演在面對大導演,大制作的時候,競爭力就越來越弱了。 雖然每一屆都會有最佳新人獎, 但在如潮如海的新人面前, 這幾個新人獎就顯得少得可憐了。 其實秦時關自己也考慮過增設電影節的事, 但這種牽扯到整個行業的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利益。 而且即便是增設一個獎項,也未必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所以他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但宋奇今天的這個提議讓他發現了另一條路,一個電影節不行, 那十個呢? 按照不同電影的分類舉辦子電影節, 相當于五大電影節的子競賽單元, 讓每個電影類型的從業者都能有更多的榮譽,又不會影響行業平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