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深深嘆了口氣,接著道:“這么下去的話,有生之年,我怕是回不去青州老家了?!? 張漢臣沉默片刻。 換回了青州話,道:“放寬心吧,或許要不了幾年,戰事就能結束,屆時你自可回鄉探望。” 掌柜苦笑著搖搖頭。 “兵鋒戰火一起,時局必定混亂不堪,不管最后哪邊贏,受苦受累的都是我等無依無靠的小老百姓啊。 況且,又有多少人能活到那個時候呢?” 張漢臣越發沉默。 雖不斷提醒自己,這只是夢境的一部分。 但一想到襄城最后的下場,心中亦不免有些沉重。 掌柜的自覺失言。 便岔開話題,笑著道:“年紀大了不免有些感懷,兩位勿怪,我這就去準備烙餅。” 說罷,起身進了后堂。 沒了外人。 張漢臣猶豫一陣。 終是出言問道:“徐捕頭你本事非凡,可知夢境中的這些人,究竟是真是假?” 徐業也不甚清楚。 思索片刻。 回道:“似是由生靈的殘魂和執念混合而成,至于其他的,尚未分曉。” 張漢臣一驚。 “那這些魂魄豈非被永遠困在全城覆滅的噩夢之中?” “大人放心,或許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能重獲自由了?!? 徐業肅然回答。 …… 襄城北街上。 一名背著竹簍的老婦人,正步履蹣跚的向北城門行去。 老婦人頭發斑白,身形佝僂。 額間有一道利器劃出的傷痕,傷口已經結痂,留下丑陋的疤痕。 背上的竹簍里,是一個約莫三四歲的孩童。 行至北城門。 守城軍士將她攔了下來。 老婦人擠出些笑容。 不停地拱手作揖。 用沙啞的聲音道:“諸位軍爺行行好,放我過去吧,我丈夫也是咱大梁的將士,我走了千里的路,只為帶著孩子回去尋他?!? 守城軍士聽聞老婦人的話。 冷硬的神情軟化幾分。 但依舊沉聲制止道:“城主有令,眼下正是特殊時期,任何人不得北上,以免有歹人細作混入大梁腹地。” 老婦人仍是不斷苦求。 “軍爺您幫幫忙,我和丈夫都是大梁的百姓,絕不是什么細作。” 軍士頓了頓。 “可有戶籍名冊為證?” 那婦人苦澀道:“路上遇到山匪,逃亡時包袱全都遺失了?!? “這……” 軍士面有難色,“軍令如山,你既無名冊證身,我不能放你過去,否則若出了岔子,我全家老小都得連坐?!? 城門守將怒沖沖走了過來。 斥責道:“你和這老乞婆廢什么話?還不給我滾回去守門?” 隨后望向老婦人。 神情不悅道:“你給我聽好了,要么從哪來的回哪兒去,要么找個涼快地方老實待著,守軍任務繁重,別拿你那些破事來勞煩我等。” 老婦人眼中的神采黯了下去。 呆呆立在原地,不知何去何從。 城門守將見狀,神情越發不耐煩。 一手按住刀柄。 語帶威脅道:“快滾,否則按阻礙公務處置?!? 守將的聲音驚醒了背簍中的孩子。 孩子的哭聲傳來。 老婦人這才有了些反應。 輕輕搖晃著竹簍,細聲細語安撫著孩子。 孩子止住了哭聲。 抿著嘴唇小聲道:“娘親,我餓?!? 老婦人柔聲應道:“小寶乖,娘這就去找吃的。” 依舊輕搖著竹簍。 轉身向城中蹣跚行去。 沿街的鋪子絕大部分都已關張歇業。 偶爾有開著門的。 老婦人便走到門邊跪下,不停地磕頭作揖,乞求店家給些吃食。 動作似是頗為熟稔,顯然不是頭一回沿街乞討了。 只可惜店鋪也是勉力支撐,維持生計,又哪有多余的吃食賞給乞丐? 遇著好心的店家,或許只是把老婦人勸走。 若是遇到那惡劣的,少不得受一頓辱罵,被推推囔囔驅趕出去。 甚至有時還會挨上幾記棍棒笤帚。 一路由北門到南門。 老婦人雖已盡力乞討,卻未能求得半顆米粒。 背簍里的孩子餓得直流眼淚。 但知道娘親辛苦,咬著嘴唇不敢哭出聲,只是時不時抽噎幾聲。 行至一家面館門前。 老婦人擔心自己破衣爛衫,怕是會影響了店家的買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