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常寧郡主-《綜武大明,從倚天后人開始》
第(1/3)頁
聽完洪武帝一番訓誡,朱允炆道:“皇爺爺,既然諸藩王地位尊貴,又都擁有重兵,與其令武林中人制約,莫不如削弱藩王權(quán)力,更為穩(wěn)妥。”
朱允炆的話,令洪武帝有些不悅,道:
“允炆,此言差矣。
朕將抵御胡虜?shù)拇笕瓮懈督o諸王,可令邊境不亂,留給你安寧。一旦削弱藩王權(quán)力,胡虜作亂,誰能去抵御?外人總不如家人放心。記住,要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
特別是你四皇叔燕王朱棣,他鎮(zhèn)守的北平,乃大明的北門戶,一旦失守,則國門大開。且不能輕易對其削藩,否則,定后患無窮。
允炆,你要謹記朕對你的話。”
見洪武帝一臉嚴肅,知道自己的皇爺爺對自己已心生不滿,朱允炆忙道:“皇爺爺,允炆謹記你的訓誡,非到萬不得已,絕不輕易削藩,更不會對四皇叔削藩。”
見跪在案下的朱允炆一臉誠懇,洪武帝頷首道:“清楚,便好,你先下去吧。”
說完,拿起奏章,批閱起來。
……
北平,慶壽寺。
又是每月的初一、十五、燕王朱棣到慶壽寺上香的時候,與以往不同,這一次,他還帶上了自己的小女常寧郡主。
明天,就是常寧郡主去南京的日子。作為自己最疼愛的女兒,常寧去南京陪皇孫讀書,燕王除了不舍外,多少還有些愧疚。
說好聽的是去南京陪讀,實則是在宮中留作人質(zhì)。
本來,去南京陪讀的應該是他的長子朱高熾。只是,在御旨未到之前,慶壽寺道衍高僧便向燕王提議,讓他把自己兒子調(diào)至邊陲,鎮(zhèn)守邊疆,越遠越好。對于道衍高僧的玄機,燕王一向言聽補充,從不問因由。現(xiàn)在看到,又被道衍高僧言中了。
圣旨到的時候,朱高熾不在北平,遠在外蒙邊境;二兒子朱高煦也不在北平,遠在西域古道。
于是,便向圣上報稟可否讓其他人替代。最后,洪武帝命燕王小女常寧郡主代替兩個哥哥來南京,陪伴皇孫讀書了。
除了常寧郡主與皇孫朱允炆年齡相仿利于陪讀外,常寧郡主與朱允炆小時候一起長大,算是志趣相投的玩伴。相比其他幾個孩子去南京,讓常寧郡主去,燕王心下更踏實些。
不過,對于自己的小女,燕王比誰都清楚。
從懂事那天起,常寧郡主便不愛紅裝愛武裝,只喜歡舞刀弄劍。
燕王府里沒有教武的師傅,常寧郡主便找燕王府的太監(jiān),教她武功。太監(jiān)總管常海禁不住她的纏磨,在燕王授意下,將他自創(chuàng)的葵花寶典武功加以改良,傳授常寧郡主一套適于女子習練的劍法。
有了名師指點,自此常寧郡主常練不綴,天資聰穎的她,劍術(shù)每日精進。到了芳齡十四,除了太監(jiān)總管常海、燕王的貼身太監(jiān)三寶外,其他人都已不是她的對手。
除了年幼時與皇孫朱允炆交好外,燕王之所以決定把常寧郡主送到南京,也是出于她的武功高強,危急時刻,尚能自保。
只是,這個小女太不安穩(wěn),燕王也怕她去了南京,會生出事端,臨行前,便帶著她來慶壽寺,讓道衍高僧加以點化,望她能好自為之。
當然,對于燕王而言,道衍絕非一名世外高僧那么簡單。每到自己遇到難題時,便都會尋他出謀劃策。
這一次也不例外。
洪武帝冊封皇孫朱允炆為儲君后,燕王心中最后一絲稱帝念想也湮滅了。論文才武功,除了皇太子朱標外,洪武帝二十六個兒子,燕王自詡是無人能及的,也是除了自己大哥外,最被父皇認可的皇子。
皇太子朱標在的時候,燕王沒有半絲稱帝自信,只想用心輔佐自己的哥哥,做個平安王爺。
卻未想,皇太子早逝。傷心之余,也有了一絲念想。自己的父皇會不會冊封自己為太子,繼承大明的萬里河山。那樣的話,自己的一腔抱負,方能實現(xiàn)。
令他失望的是,洪武帝一番抉擇,還是沒有冊封燕王為太子,而是冊封皇孫朱允炆為儲君。
更令燕王心驚的是,自己回到北平?jīng)]多久,洪武帝便下旨,令他的兒子到南京陪讀儲君讀書。
幸好,道衍和尚提前給了他建議。自己的兒子提前遠赴邊陲,短時間無法趕赴南京,才換成了常寧郡主。
這樣的變故,燕王覺得,自己有必要見見道衍高僧,讓他幫著自己出謀劃策了。
……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建德市|
云阳县|
潍坊市|
临高县|
昭通市|
三门峡市|
宁津县|
临潭县|
石首市|
晋中市|
丰都县|
融水|
吉水县|
高青县|
界首市|
枣强县|
南平市|
德昌县|
庆城县|
含山县|
中牟县|
阳朔县|
陇南市|
宜春市|
休宁县|
安岳县|
苗栗县|
玛曲县|
隆安县|
台北县|
涿鹿县|
武定县|
柳河县|
海城市|
抚远县|
温泉县|
绵竹市|
南岸区|
双流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