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有時候,陳淵自己都沒有什么辦法。 站在湯山大佛的頭頂上沉默了許久,陳淵看著下面平靜的湖水,心境古井無波,縱身前往蜀州而去。 ...... ...... 此刻,青州境內,光明寺前。 六百武僧盤膝坐于寺前的一處空地之上,口誦佛經,天地皆靜,在六百武僧之前,還有數位丹境宗師盤膝坐于之前。 其中,就有一位陳淵的舊識。 肥頭大耳頭頂九個戒疤,嘴角長著一顆痦子,五官像是一個大大的‘囧’字,正是曾經與蕭云升,顧淳等人聯手準備截殺陳淵的廣亮和尚。 只不過后面比姜河給硬生生的打服了。 他也是當初陳淵在元空秘境中所斬殺的靜心和尚的師叔。 陳淵其實一直想著找回場子,當初的截殺不能算了,只不過由于他實在是太忙,騰不出手來給光明寺按上罪名。 這才逐步擱置了下來,準備等到起事之后再一波平推。 數位丹境宗師前,一位身披監寺袈裟的慈眉善目老和尚盤膝坐于最前方,口中也念誦著佛門經文。 天地元氣都仿佛在震顫一般。 光明寺算是青州最強的佛門勢力,同時也是整個青州最強大的幾個頂尖勢力之一,寺中化陽羅漢不止一位。 當初大晉初立,靈山傳道中原,便灑下了諸多種子,光明寺算是其中最為強盛的代表之一,這些年來一直都跟靈山圣地有聯系。 其實也不止是光明寺,普天之下所有佛門寺院都是自靈山傳出去的道統,奉靈山為正統圣地,凝聚力比之分散的道門,不知強了多少倍。 天下只有一個佛門,那就是靈山。 而道門卻并非如此,太虛宮,碧游宮,昆侖山其實都算是道門正宗,乃至是武當山也是道門旁支。 蜀山劍宗也跟道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單論佛道之爭,明顯道門更強。 只是有時候強盛到了頂峰,道門便會開始分裂,碧游宮太虛宮便是五代十國那段混亂的時間內所分裂出的。 而今日光明寺如此鄭重,凈水潑寺,經文遍天,也是因為一件大事。 光明寺的最強者,曾經名震青州的佛門羅漢,也是光明寺的主持耀心和尚閉關的時間有些太久了,足足有數十年的時間未曾出關了。 而在近日,其魂燈也是忽明忽暗,有熄滅之相。 察覺到這一點的光明寺和尚心中有些駭然,迅速封了光明寺,準備接引靈山菩薩降臨,希望其能夠助他轉生,回歸靈山。 普通的和尚自然是沒有這個資格,也沒有這個能力,但羅漢境的修為足夠借助靈山妙法有機會轉世重生。 就如同之前的潛龍榜前三的玄明和尚一樣。 光明寺誦經已有三日之久,按照慣例,感知到虔誠的靈山菩薩,便能夠借助大神通在光明寺內借助香火之力顯出法身。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轉眼間便第三次到了正午時分,光明寺的大雄寶殿內,忽然升起一道金光沖霄而起。 霎時間,天地變色,方圓百里金光漫天。 一股慈悲之意籠罩天地之間,光明寺內,下面念經誦佛的近千光明寺僧眾心中好似明悟了什么一般,抬頭望天。 只見在光明寺的上空,一團數十丈大小的金色光團凝聚,猶如一顆明亮的太陽一般,金光逐漸收斂。 一尊虛影出現在眾人面前。 那虛影是一尊菩薩法相,頭戴佛冠,雙耳垂肩,手持一根金色法杖,一點紅光凝聚在法杖之上,在其身下似乎是一頭虛幻的青獅,宛如凋塑一般屹然不動。 光明寺監寺心中一驚,看清香火法身后,立即躬身行禮: “弟子參見文殊菩薩,恭迎文殊菩薩降臨!” “恭迎文殊菩薩降臨!” “恭迎文殊菩薩降臨!” 監寺身后的和尚異口同聲,眼中帶著深深的虔誠。 靈山四大菩薩之首,絕對是已經得道仙佛之流,在佛門中的地位僅次于佛祖,更是被登仙樓列為至尊榜第三。 在他之上,也只有武帝城城主葉向南。 “耀心何在?” 文殊菩薩香火法身并不靈動,只是猶如一尊佛像一般,目光澹漠,似乎是眾生為無物。 “啟稟菩薩,主持閉關已有數十年,近日魂燈忽明忽暗,有熄滅之相,弟子心中惶恐,這才請出菩薩,希望菩薩能看在主持多年勞苦功高,帶主持回靈山轉世。” 監寺老和尚雙手合十道。 虛空中的文殊菩薩沉默一陣,目光轉向了光明寺后山閉關之所,聲如洪鐘,念道: “耀心羅漢,現身一見!” 后山內,光明寺的閉關之所,地底數十丈深的一座塔中,一尊骨瘦如柴,油盡燈枯的光頭和尚在那一句現身一見后,手指輕動了一下。 長眉也無風而動,身上發出了一陣卡吧卡吧的聲音,重新煥發了生機,睜開了宛若深淵的眸子,似有些悲意。 輕嘆一聲,自地底沖霄而起,轉瞬間便來到了光明寺內。 看著其骨瘦如柴,衣衫破碎的模樣,下面的武僧以及和尚紛紛行禮: “參見主持!” “參見主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