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馮彥清了清嗓子,慢慢悠悠的說道。 “這就要從人的本質來講了,末世前呢,很多人都在討論,人到底是性本惡,還是性本善,兩方都是各有觀點,一直相持不下。” “而按照我的理解,是這樣的,人剛來到這個世上,是不知善與惡是何物的,只有人類本能的好奇心在驅使。” “在慢慢長大后,不同的成長環境,又造成了每個人不同的三觀與性格,有的人趨于善良,那有的人就趨于惡毒。” “但這都有一個前提,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人與社會的接觸。”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他們之間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但人與社會之間的接觸就不同了。” “金錢誘惑,美色誘惑,新聞轟炸,這一切一切的信息都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你的三觀與性格。” “只是你自身感覺不到而已,那是因為你已經處于這個大環境中了,就如同魚兒他一生都離不開水,你也離不開這個社會。” “但是再清澈的水碰見墨水后,都會變得渾濁,哪怕你將一滴墨水滴入大海,墨水照樣不會消失,那只是因為大海的寬廣稀釋掉了它。” “但是一般人會有大海那般寬闊的心胸嗎?他能將內心的丑惡,化成這么一滴滴入海洋的墨水嗎?” “你想,末日前有官府制定規則,管理秩序,那么強力的法律和懲罰,照樣沒有澆滅某些人犯罪的欲望。” “更別說像現在,官府已經名存實亡,個別人還有了超自然力量,這放在末世前官府都會異常頭疼的。” “像這種沒有官府的時代,就成了這些丑惡者的樂園” “而且像李峰這樣本來就很孤僻,性格本身就有缺陷的人,在驟然得到強大的力量后。” “沒有將他們團隊搞成奴隸制,就只是殺了幾個反抗他的人,已經算是有些克制了。” “也有可能是末日前的一絲良善拉著他的內心沒有墜入深淵吧?” 說完這段話,馮彥看向端坐在沙發上的陳放。 末日以來的這段時間里,他心中最敬重的就是陳放了,在得到了這么強大的力量之后,心態竟然還能像平常人一般。 對普通人還有著基本的禮儀,如此強大的內心,真的令他感到敬佩。 他有時候甚至都覺得陳放的內心,并不比古書上所描寫的佛陀差多少。 像李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被突然得到的力量放大了內心深處的丑惡之情,在人群中為所欲為。 聽完馮彥的解釋,張恒對兩方之間的矛盾也大概有了一些了解了,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一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