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次將煤政衙門設在淮南,是賈蕓提議的。 賈蕓和程華年合伙創辦的煤礦工廠,也會設在淮南。 因為淮南是目前慶朝已經發現的煤礦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之一,距離京杭大運河又不是很遠,方便通過大運河運輸,而且淮南位于安徽的中心地帶,煤政衙門設在此,方便監管安徽各地的煤礦事宜。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賈蕓不便說。 作為穿越者,賈蕓知道淮南的煤礦資源很豐富,目前所發現的比例還很小。 賈蕓前世看過相關新聞,知道淮南的煤礦儲量高達一百八十億噸,占了整個安徽的七成,在整個華東都占了三成以上,而且淮南的煤礦品質優良。 因此,哪怕只是在淮南大力勘探煤礦資源,大力開采煤礦,大力制造蜂窩煤,就會創造出大量的財富…… 何況賈蕓這次的計劃并非局限于淮南,而是初期在安徽大力開采,中期再擴大到其他省份。 要知道,安徽只是目前慶朝已發現的煤礦最多的省份。 而事實上,據賈蕓所知,慶朝的國土上,煤礦最多的地方其實在山西、內蒙、陜西等幾個其他省份,安徽的煤礦資源跟這幾個省份比起來都要少,只是這幾個省份的煤礦資源,目前勘探到的還很少罷了。 所以說,在如今的慶朝,煤礦大有搞頭,是一筆巨大到令人震驚的財富。 何況這還只是煤礦,賈蕓還沒打石油的主意呢…… …… …… 煤礦大業實在緊急,畢竟天治帝急等著銀子,而賈蕓也立下了投名狀。 過了三天,十月六日這天,秦業便帶著秦可卿、秦鐘等一大群人南下淮南。 又過了兩天,十月九日這天,程華年也帶著一群人南下淮南。 而在一個月后,十一月九日這天,賈蕓收到了一封程華年從淮南派人送入京中的密信。 密信中寫到,淮南的事情遇到很大阻力,原因在于,淮南當地有好幾家后臺強大的私煤商。 由于太上皇當政時下達了采煤禁令,慶朝只允許官方適量開采煤礦,供應需求。 然而,淮南當地一直以來都有私煤商的存在,這些私煤商仗著后臺的蔭庇,非法開采煤礦謀利。 程華年在密信中就提到了一個名叫婁彪的私煤商,此人是淮南第二大私煤商,是壽春鎮總兵婁守峰的長子,而且跟淮南知府來往甚密。 程華年提到,婁彪甚是猖獗,不將巡煤御史秦業放在眼里。 程華年最后指出,希望賈蕓想辦法解決,否則不僅此次兩人合伙創辦煤礦工廠的事要告吹,就連煤政衙門都會成了擺設。 賈蕓看完密信后沉默了起來,沉默之中沉思著…… 其實他早就料到,此次淮南之事不會容易,甚至料到當地會有私煤商這種存在,只是私煤商的猖獗要超出了他的預想。 婁彪這個私煤商竟然不將巡煤御史秦業放在眼里,實在夠猖獗的,雖說秦業這個巡煤御史只是個正六品的文官,但他是皇上親自認命的,而且這個官職的地位是不低的。 婁彪竟然還是壽春鎮總兵婁守峰的長子,還跟淮南知府來往甚密。 這件事處理起來就困難了。 何況程華年在密信里提到,婁彪只是淮南第二大私煤商,第一大私煤商程華年沒提及,但賈蕓可以推測到,這個私煤商的后臺多半比婁彪的后臺還厲害…… 不過,此事處理起來雖困難,還不至于無法處理。 那些私煤商的后臺再牛,又豈有賈蕓如今的后臺牛? 要知道,賈蕓如今可是欽差煤礦司郎中,是代表天治帝在辦這件事,何況此事還經過了太上皇的同意。 沉思過后,賈蕓心里感嘆了一句:看來還是需要我親自南下啊! 而他這次南下勢必需要興師動眾。 此事可不比此前捉拿龐太監,他帶著六名皇宮侍衛一起下運河就可以搞定。 此事可是涉及到了壽春鎮總兵和淮南知府,甚至可能涉及到更大的官場背景,別說他帶著六名皇宮侍衛了,哪怕帶著六十名皇宮侍衛,也很難解決。 因此,他沒打算立刻稟報天治帝。 他目前只是收到了程華年的密信,單憑這封密信,就讓天治帝同意他此次興師動眾,未免荒唐了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