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通常來說,國內雖然說暑期檔這樣的檔期是很擁擠的,但是實際上,擁擠也是相對的。 大多時候,大制作和大制作都會默契地至少避開一周的時間。 不是怕不怕的問題。 而是沒有必要,因為除非是對電影特別有信心,否則的話,這種做法完全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 李易之前敢那么做,一個是因為對自己有絕對的信心,另外一個也是因為對手沒有那么給力。 可是,他張長年就那么小看自己的嗎? 其實這也不能怪張長年膨脹,主要是,在張長年看來,李易主動避開,那就是心虛的表現。 而且《我不是藥神》又是現實主義題材,這玩意,的確是李占山早年玩剩下的。 這類的電影,通常票房都不是特別好,所以他才敢提檔。 可是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李易出道至今,可是從未失手過啊。 而媒體和吃瓜網友的反應很好理解。 主要是,以前都是李易主動懟別人,這一次是反過來,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噱頭。 李易只能說,我想做個好人,但是有人不給機會啊! 改檔期? 開什么玩笑? 《我不是藥神》沒有改檔期,倒是讓那些等著繼續搞一撥新聞的媒體有些失望。 不過影迷們卻是都樂了。 特別是李易影迷們,一個個都是歡呼雀躍。 “不愧是你,狗導演,這才是我認識那個狗導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