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面前的這件洪武年間的國寶,竟然是瑕疵品? 這時,有講解員剛好帶著游客來到這件展品前,講解員說道:“這件明洪武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是現存唯一的一件,注意是唯一的,帶蓋子的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紅梅瓶。全世界只剩一件,雖然它有些瑕疵,釉色欠佳,但是由于燒制難度大加上保存好,在九十年代就被國家評為國寶級文物,是我們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據考證,這件文物出土于永樂帝的女兒安成公主的墓中,是墓中最重要的陪葬品,這應該是墓主人生前的心愛之物,有考古學者考證這件梅瓶是朱元璋親自賜下的?!咀ⅰ俊? 唐思琪趕緊問道:“請問洪武年間還有別的瓷器留存嗎?” 講解員笑道:“這個問題問得好!大家知道,洪武年間也就是朱元璋創建明朝的時期,這個時期由于元朝的暴政,民不聊生,朱元璋推翻元朝,在明朝初期的時候也是百廢待興,按理說已經沒有余力燒造官窯。但是他卻似乎對瓷器有特殊的情結,以至于在洪武二年便在景德鎮建了二十座新窯,雖然流傳下來的瓷器較少,不過洪武年間的青瓷相當有名?!? 有游客問:“為什么朱元璋喜歡瓷器?” 講解員笑得很神秘:“以下這段,是我個人的言論,這和一個朱元璋的梗有關?!? 有人小聲吐槽:“開局一個碗。” 在場的所有人都笑了。 講解員也笑了:“對了,就是這個梗,開局一個碗,大家都知道,他小時候乞討為生,經常因為沒有吃的餓得頭暈眼花。明朝野史中有記載,一個女人曾在他快要餓死的時候,遞給他一碗米湯,而盛著這碗米湯的便是青花瓷碗。而那個給他米湯的寡婦,成了他的初戀情人胡氏,聽說后來朱元璋發跡以后還回去納了胡氏?!? 哇,這種野史聽起來還真……刺激。 講解員很快言歸正傳:“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朱元璋明洪武年間留下的青瓷,這些青瓷帶有很濃的元代遺風,卻又有所不同?!? 唐思琪跟著講解員參觀了洪武年間的瓷器,聽了不少朱元璋早年間的野史,對這個皇帝倒是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 出身鄉野,討飯為生,知恩圖報,唐思琪心中留下了這樣的關鍵詞。 對了,也不知道這些洪武年間的瓷器能不能打卡呢?這應該也算是跟朱元璋有關的文物了。 唐思琪嘗試打卡。 【恭喜宿主,已成功打卡“洪武青瓷”,評級a級,獲得1顆鉆石,500金幣,24小時生命值?!? 哇,真的可以! 那今天已經獲得1顆鉆石了,手頭總共有3顆,今天使用延時功能以后,也還能剩下2顆,超級棒! 唐思琪繼續逛,有了剛才成功的經驗,她想要尋找更多關于洪武年間的文物,卻在閑逛中更另一件國寶級文物不期而遇。 在第一次游覽的時候,唐思琪便在這座文物前駐足很久,第二次看見它的時候,唐思琪依舊挪不開眼。 每次看見它,唐思琪都有一種神奇的感覺,總覺得它有種莫名的吸引力,讓人想要不停的看著它。 這便是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它究竟有多美,只有親眼見到才能明白。 第二次經過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的時候,唐思琪實在是對它有興趣,便拿出手機掃碼,聽了它的介紹。 這一聽介紹唐思琪才覺得巧極了! 這明明就是明成祖朱棣修建的寺廟中的琉璃塔的一個構件,居然也跟朱元璋有關系!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為了紀念自己的父母親,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而修建的,為了報答父母而命名為大報恩寺。 而寺中的這座琉璃塔高782米,通身都用琉璃燒造而成,建成之時,是當時中國最高的建筑,是世界建筑史的一大奇跡。 最為壯觀的是,塔頂每日都會燃起100多盞燈,通體明亮,照得幾十里外都能看見。 當時,琉璃塔的形象傳到歐洲,安徒生將它寫進了《天國花園》當中,于是琉璃塔的傳說在歐洲家喻戶曉。 只可惜,就是這一座傳奇一般的琉璃塔,在太平天國攻入南京之后被付之一炬,傳奇倒塌了,被毀滅了,如今這座傳奇的琉璃塔只剩下這一座拱門。【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