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觀音婢啊,朕希望你能原諒朕!” 長孫皇后臉上露出的擔憂的神色,輕撫李世民的臉龐。 她聰慧過人,自從成為李世民的秦王妃起,便是天下人皆稱道的賢妃。 李承乾是大唐的太子,東宮之主,天下人人皆知。 莫名出來的李預,只要他在長安,那就是走在刀尖之上。 李世民要她原諒的,是他又將開啟一場兄弟奪權了紛爭了,于天下人來說,李承乾的法統無人可以撼動。 而李預又攜驚天之功而來,這注定是一場她這個母親,難以抉擇的爭端。 李預可以將一切都送給陛下,送給大唐,而對大唐卻沒有絲毫的索取。 陛下沒敢認李預,就是因為李預什么都想給這個父親,而不想要父親一點東西,鬧得這個父親都不知道怎樣與他拉進關系。 所以夫妻倆哪怕驗明了李預的身份,卻一直沒有開口。 本來天策上將是個試探,偏偏他一點興趣都沒有,若李預應了天策上將,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很快就會有無數的聲音沖擊而來。 作為父親的李世民,就可借此對這些沖擊,選擇強有力的清掃,讓李預走近他。 可李預他不要,甚至不敢要。 這樣一來,反倒是李世民陷入了愧疚,他李預終究是看不上他能給的最好的東西。 而選取了一個三品官職,成為大理寺卿,那只能是李預的妥協,還是建立在李預設計的摧毀世家的謀略上,勉強答應下來的。 都論功行賞了,還在只想為大唐盡一份力,而什么都不索取。 李世民那個時候就在想,哪怕他揭開身份,揭開那父子情分,李預也只會淡淡一笑,而后繼續獻上所有能為大唐興盛的寶物,隨后漸漸離去。 這絕對不行,他早在李預橫掃突厥的時候,就認定了李預。 他,將會是大唐的儲君,無人能替代的儲君! 李預不愿! 那他李世民只能在大理寺卿上做文章了。 大理寺卿,執掌法度。 若李預能理清法度之昏,權貴之妄,貪瀆之恥,良民之冤。 這才上可取權勢,下可得民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