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座的人渾身一顫。 作為吃過飯,李預提供的一個深厚又有見地的情報計劃。 今晚飯都沒吃,又得知了一個驚天的消息。 要知道大唐如今商業重稅,就靠鹽的交易而來。 正因為江南等地鹽商興起,這才早就了江南的繁華,以至于隋煬帝楊廣不惜耗費人力物力,開鑿運河。 也正因為這運河,讓百姓們的忍耐力到達了極限,這才有了天下皆反。 究其根源,還是在于楊廣想掌控鹽的貿易。 天下眾生,沒有鹽就沒有力氣,鹽是不可或缺的。 而李預一張嘴,就把鹽給數落的分文不值。 長安地處帝國西北,雨水不多,這早就了西北苦寒之地鹽堿病害數不勝數。 不少地方都不適合種植了。 要說先前見到李預莊子里能種植那么多作物就足以令他們震驚,而現在李預提出了通過鹽堿地加工制造食鹽,那將為大唐帶來多大的好處,在座的幾人都不敢想象。 “要是沒記錯的話,書院農書第三層第一本書就是關于鹽堿地如何治理以及采集加工的,你們蹲里面兩次了,都沒看到!” 一說起書院,幾人都醒悟過來。 后悔沒有多看幾本農書。 “那我明天帶人去鹽堿地挖鹽礦,那豈不是能發好大的一筆橫財!”程咬金目光明亮,改變大唐運勢的事,由他出馬是最合適的。 李預看著烤好的肉串,輕輕吹了兩口,淡淡道:“那可是大工程,等李二回來再處理吧,你們跟著我做糧食生意不好么?” 李世民嘿嘿一笑,“也是,聽李預的,那鹽堿地鑿取,加工,不知道要多少人手,咱一時半會招不到那么多人!” 杜如晦不合時宜的提了一嘴,“我記得李預說,可以帶走刑徒前去勞動改造來著!” 李世民不明就里,在杜如晦解釋后,這才握拳道:“妙啊,既然人手不足,那刑徒也接近萬人,還不如去參加勞動,增加效益之余可以減刑。” 往常的刑徒徭役,都是做一些開鑿道路的苦刑,死傷者無數。 而李預提出的辦法,只需要嚴加管教,便能長期穩定的為大唐增加收益,一些刑徒做的好了,還能改變戶籍,從罪囚變為正常人。 熟練的工人,是很被社會需要的。 “李預,不會是要去挖紅薯吧!” 杜如晦拿著才烤好的肉串,正吃了兩口,聽到陛下提了個新的東西,插話道:“紅薯,那又是什么?” 李世民順口達道:“是一種畝產萬斤的糧食!” “畝產,萬斤,糧食……” “杜大人!” 李預一把扶住杜如晦,無奈的看著老李,苦笑道:“你們幾個,明知道杜大人受不得這個刺激,還激他作甚!” 李世民順手取下杜如晦手中還沒吃的肉串,搖頭道:“我也不知道杜大人如此經不住激動的心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