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吳三桂-《煌明》
第(1/3)頁
覺華島囤糧城,一片喜氣洋洋。
傍晚,吳之茂身為東道主,在城內招待徐煌等人,各人都是大塊吃肉,大口喝酒。
在座只有沈廷揚是文官,其余都是武人,沒那么多斯文講究,個個狼吞虎咽的,吃得湯水肉汁四溢。
不時有人站起身沖著徐煌等人敬酒,崔武、朱盛鴻神情驕傲,沒人覺得不合適。
他們從江南遠來運送糧草,又冒著生命的代價守城擊敵,立下大功,自認當得起敬重。
吳之茂站起身來,咧嘴端著酒碗大聲道:“徐大人指揮守城,擊殺韃子護我糧草,真乃智勇雙全,來來來,大伙兒都敬徐大人一碗!”
眾人轟然響應,徐煌端起就被,也是笑道:“大家干了!”
他一仰脖子,將一碗酒一口吹干。
眾人都是大聲叫好,連稱海量。
用過飯后,徐煌已將這次斬獲統計出來。
覺華島守城戰和追擊戰,明軍正兒八經殺的只有二百多級,其他的都是滿達海送的。
那些清軍傷兵無力逃走,留下只能被宣武營斬首。
徐煌可不管什么有待戰俘,人道主義,統統砍下腦袋!
整體算起來,明軍一共斬首三百二十級,這在明末九邊,是非常巨大的功勞了!
依大明軍功制,領軍軍官部下斬獲韃子人頭十顆,著升實授一級。
每加十名顆人頭,加升一級,共升三級為止,其中二級實授,一級署職,并賞銀賞布。
就算徐煌才升遷不久,待戰功上報后,升官是肯定的,部下們也肯定各有升賞。
吳之茂,以及鎮海衛的幾個千戶,幾乎全程跪舔徐煌,眼中盡是期待,他們也想升官。
守城一戰,斬獲韃子頗多,這是明軍全體將士的功勞,得分些人頭。
經沈廷揚和徐煌商議,三百二十顆人頭,分給寧遠兵三十顆,鎮海衛五十顆,陸鎮海也分得二十顆,其余盡數歸揚州衛。
吳之茂等人雖眼紅,卻也沒有異議,皆是舉雙手贊同。
要不是全憑徐煌指揮,別說是戰功了,各人生命保障都成問題。
吳之茂自認讓自己指揮,只會全程防守,等待寧遠那邊的增援,別無他法,把韃子拖走才是上策。
實在不行,就來個下策,將部分糧草物資扔到城下,一般清軍取了糧草,為避免傷亡也會退走。
那樣的話,只怕韃子退走時將死傷并將盡數帶走,或許一顆腦袋都不留。
徐煌的大度,令各人喜笑顏開。
不過此戰明軍的傷亡也不小,不說鎮海衛那群廢物兵死傷近二百,就是宣武營傷亡也有四十多,其中陣亡二十六人。
守城戰時,宣武營火銃兵是主力,也是韃子弓箭手重點攻擊的對象。
清軍的弓箭十分歹毒,箭頭上大多帶著倒刺,箭矢入體后冒然拔出,會造成更大的創傷,使受傷之人大出血而死。
徐煌沉重地嘆了口氣,打仗總會死人的。
好在經此一戰,宣武營算是真正練成了,在往后的作戰中,他們將成為真正的精銳!
待將來擴編人馬,這些精兵升為小旗,每人再帶十個新兵,很快就能擴充近萬人馬!
一個好將軍,絕對能帶出一群優秀的好兵,但一群好兵,卻帶不出來一個好將軍。
歡慶之余,徐煌沉吟道:“韃子睚眥必報,不知他們會不會遣大軍再來,我軍務必要小心防范。”
沈廷揚為人持重,他建議修整一夜,等明日一早就將糧草運往寧遠。
幾個將官都贊同他的觀點,護送糧草才是他們的主要任務,遲則生變,應盡快出發!
.......
第二日,天還沒亮,覺華島上的明軍開始集結,各部裝運糧草。
待一切就緒,徐煌向沈廷揚建議,所有傷兵留在島上,由陸鎮海率操江水師在附近海域警戒。
一旦發現清軍來襲,應第一時間將傷兵轉移至船上,遠離覺華島,以避清軍鋒芒。
只有漂在海上,清軍才能拿他們沒辦法,干著急也沒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苍南县|
馆陶县|
土默特左旗|
南充市|
上饶县|
台安县|
白银市|
鹤峰县|
兰坪|
浮山县|
托克托县|
本溪|
三都|
封丘县|
上蔡县|
大城县|
泰来县|
宁陵县|
将乐县|
阿拉尔市|
碌曲县|
冕宁县|
化州市|
南木林县|
清水县|
富宁县|
安化县|
新干县|
砀山县|
林周县|
通化市|
大理市|
临颍县|
伊通|
山东省|
开江县|
无为县|
江达县|
长岭县|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