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揚州衛-《煌明》
第(1/3)頁
揚州衛,洪武四年(1371年)置,屬南京中軍都督府,治所在今江蘇揚州市西南。
揚州衛是拱衛南京而設立的衛所,土地富饒,是重要的屯糧之所,因此管轄的千戶所不多,下面只有泰州千戶所和通州千戶所。
崇禎十四年臘月初八,徐煌一眾千余人走了二十多天,終于回到了揚州!
歸途中,途徑河南歸德府等重災區,難民遍地,到處都是餓殍,難民們甚至為了一塊樹皮而大打出手,拼死搏命。
徐煌不忍,一路上收了六百多名老實本分的青壯,還有他們的家屬,加起來近千人。
路過鳳陽府時,恰逢張獻忠、左革五營等流賊四處出擊,當地官府見徐煌人馬眾多,紛紛出錢出糧邀請,希望他能暫留當地,率部抵御流賊。
徐煌連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開玩笑,老子好不容易回來,還想把我陷進去?
再說朝廷不是派兵了嗎?京營總兵周遇吉和黃得功,哪個不是善戰的大佬,大明頂尖戰斗力,需要老子來搖旗吶喊打輔助?
眾人歸鄉心切,徐煌又是急于找個安穩之地猥瑣發育,當下馬不停蹄趕往揚州府。
此時在眾人面前的,便是雄偉的揚州衛城,城墻通高三丈五尺,在各城門及城墻外,建有深深的護城河,是典型的明朝軍事衛城。
而繁華的揚州城,則在揚州衛城的東北方向,距離大概十幾里路。
揚州歷來是水陸交通樞紐,南北漕運的咽喉,蘇北的重要門戶。
揚州衛作為軍事衛城,負責拱衛南京,又兼守衛揚州新舊兩城,保護大運河及長江通道,選址很講究。
很快,徐煌便到了揚州衛城的西門外。
此時西城門周圍,駐守著幾十個兵丁,這些兵沒有一個穿著整齊衣服的,鴛鴦戰襖一個比一個破,還有壞著窟窿的,稍微講究一些的,則是打著補丁。
他們歪歪扭扭、縮頭縮腦的靠在城門洞中避風,纓槍靠在身上,一派熟悉的廢物味道。
徐煌明面還是正百戶官身,差個手續就是正千戶,若是朝廷還有封賞,說不定還會高升。
作為領導,徐煌讓吳大有等人暫時留在城外,自己則帶著楊大庫、朱盛鴻幾人大搖大擺地進了城,前往指揮使司官署辦理手續。
與大明所有衛城一樣,揚州衛城內有東西南北十字大街,街巷呈“井”字形布局,并建有鐘閣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齐齐哈尔市|
获嘉县|
花莲县|
禄丰县|
垦利县|
静乐县|
会东县|
江西省|
徐汇区|
西林县|
定远县|
中超|
北海市|
辽阳县|
武威市|
临安市|
郴州市|
伊宁县|
师宗县|
济宁市|
英吉沙县|
辽阳市|
抚顺县|
田东县|
琼海市|
高尔夫|
金堂县|
怀来县|
永平县|
会昌县|
沁阳市|
祁门县|
桦川县|
廉江市|
鄄城县|
佛冈县|
古丈县|
砚山县|
通江县|
汾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