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份圣旨簡直驚呆了太極殿當中的文武百官,這一刻太極殿當中的文武百官才明白過來。 為什么今日圣皇帝一定要長安城當中的所有文武百官,無論大小全部都來太極殿恭賀秦王回朝,本以為是圣皇帝想給秦王一個下馬威,但是萬萬卻沒有想到,圣皇帝竟然來了這么一個金蟬脫殼。 秦王李世民也被這一招直接給整懵了,本來李世民這輩子都沒打算再當皇帝了。畢竟他比李默大了十幾歲,現在黃土都埋了半截了,而李默還是如日中天,而且憑李默這個身體素質就算不能夠萬歲萬歲萬萬歲,但是活個七八十歲應該也沒啥問題,李世民都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是卻萬萬沒有想到,李默竟然又給他來了這么一手! 百官們對此議論紛紛,有人要堅持去找圣皇帝,但有人卻覺得遵從圣皇帝之愿,奉秦王李世民為大唐皇帝, 最終之結果,還是李世民當了大唐皇帝,如歷史一般,年號為貞觀, 貞觀元年,秦王李世民繼位,圣皇帝李默巡游天下,不知所蹤! 李世民登基,壯志勃勃,本想干些什么大事兒,但是才發現他好像上了燕王的當,如今大唐已經沒什么大事兒要干了, 那些門閥氏族早已經被燕王收拾的安安分分,科舉武舉,也已經被李默搞到了成熟化,大運河也被開發出來,玉米土豆和紅薯大大提高了大唐的糧食產量 就連邊疆現如今也已經是安穩如山,現如今的大唐沒有什么內憂外患,也沒有什么大事兒要處理,甚至都沒有什么潛在的敵人,最大的事兒,便是處理一些朝堂上的瑣碎之事,聽著魏征和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在朝堂之上的不斷扯皮。 值得一說的是,圣元元年,李默繼位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并沒有追隨李世民前去邊疆,不過這也是李默有意而為之, 畢竟像長孫無忌房玄齡這種雙九十的大佬級人才,如果不用來幫自己理國的話豈不是大大的浪費了, 更何況李世民守衛邊疆,把秦瓊和尉遲恭帶過去也就算了,帶這么多謀士過去干啥,造反哪? 而魏征在圣元元年到圣元十五年,堪稱圣皇帝李默第一寵臣,已經成為大唐時至名歸的第一宰相,而且魏征兩袖清風,深得大唐百姓愛戴! 不過即便如此,魏征和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許多時候還是頗有政見不和之處,所以朝堂之上的爭吵是免不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