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九五章 崩盤-《獒唐》


    第(3/3)頁

    把咱們公主殿下氣的,這長安城是沒法呆了。

    ......

    不光是太平的日子過不下去了,全城人的日子都過不下去了。

    武承嗣這個太子更是難當,嘴上那大水泡起的啊,說話都快張不開嘴了。

    按說,不能啊,這種事情在他之前可是從來沒遇到過,為什么偏偏在他監國之時就出了事?

    況且,武太子還是懂一點商業道理的,就算長安城物品匱乏,有人囤積居奇,擾亂市場,那也不可能所有貨品都被人操控吧?

    再說,外地的那些客商是傻子嗎?長安物價這么高,就沒人想發橫財,往長安運貨?

    除非......

    武承嗣想到一種可能,一種讓他如墜冰窟、渾身發毛的可能。

    那就是,全國盡是如此,大周無貨可轉,一片匱乏。

    然后,接下來的事情,再一次顛覆了武承嗣的認知。

    隨著,查辦各州的官員回報,還有各州府秋稅秋豐情況的上奏,武承嗣傻眼了,狄仁杰傻眼了,朝堂上那些喝足了墨水、看盡了天下事的宰相重臣們,全都傻眼了。

    河東報,大豐!

    荊湖各地,大豐!

    江南絲茶,大豐!

    東南沿海各州的鹽產,還是大豐!!

    正如之前天官所言,今年乃是大豐大產之年,是難得的好年景。別說什么災荒,各州田里連只螞蚱都見不著。

    “到底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常朝聽奏之上,武承嗣發了脾氣,狄仁杰發了脾氣。

    可是,發脾氣也沒有用啊,天下大豐,長安就是特么的這個半死不活的樣子,怎么救也救不活。

    而更讓眾人無語的是,又出了兩件事。

    一是,九月中,沒等來各州救命長安的物資,卻等來了各州府的上奏,請求朝廷增派稅錢轉運路耗。

    武承嗣當然是不肯了,“怎么?添亂啊?往年都夠用,今年就不夠用了?交給長路鏢局不就得了?!”

    為此,他還特意去找了吳寧。

    大概意思就是:子究先生,你雖說是長路鏢局鏢主,但你更是大周的長寧郡王、朝廷的命官啊!你看,你是不是犧牲下,這運費就不要漲了?

    結果,吳寧也沒辦法,因為這不是長路鏢局漲了路耗,而是,往年運的是錢,而今年,運的是糧!

    這里面所用的人力和物力,根本就不在一個重量級。

    ......

    大周的賦稅制度沿用是李唐的“租庸調制”,本就是以向官府交納谷物、布匹或者為官府服役為主。

    但是,由于吳寧這個穿越者的介入,大周商貿得以迅猛發展,物品流通也暢通起來,百姓手中的糧物也是越發容易變現。

    百姓手里有錢了,誰還愿意推著糧,扛著布去交稅。

    而且,有百姓對比了下還發現,用銀錢交稅,往往比用糧物交稅要合算得多,百姓當然就更愿意用銀錢交稅了。

    于是,朝廷聽從各州府建議,允許百姓以銀錢代替糧物交稅。

    且稅錢每年通過長路鏢局運送,也給朝廷省下了不少轉運費用。

    可是,今年卻不同以往,不知何故,各州百姓竟似約好了一般,皆是以糧物交稅。

    百姓以糧物交稅,官府也不能不收,一時之間,運量增長了數倍,想再以往年的費用來運送,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各州才會集體上請,要求增加路耗。

    這是因實而定,可不是吳老九給武承嗣找麻煩。

    ......

    而第二件給朝挺添堵的事兒,也徹底坐實了,穆子究的大荒之年的言論。

    那就是,各州來報:天下蕭條,十商九亡,互市不通,商鋪皆倒,民生不濟。

    也就是說,大周商貿好像一下子倒退回了原始社會,商戶倒閉,流通閉塞。

    武承嗣聽完,一口氣沒上來,直接就暈了過去。

    怎么到我手里,就變成這個鳥樣子了呢?

    ......

    武承嗣啊,他是萬萬沒想到,皇帝還沒當上,大周朝的金融體系,就在他這個監國太子手里......

    崩盤了!

    ......

    。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栾川县| 昌图县| 泰宁县| 晋城| 共和县| 阜南县| 广河县| 平南县| 南康市| 囊谦县| 二连浩特市| 苏州市| 剑阁县| 合水县| 乐安县| 六枝特区| 当涂县| 宾阳县| 拉萨市| 澳门| 中卫市| 遵义市| 鄯善县| 鄂州市| 新干县| 舒兰市| 清徐县| 顺义区| 迭部县| 钦州市| 临城县| 岳普湖县| 甘谷县| 博爱县| 永济市| 福海县| 利辛县| 黑山县| 贵定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