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章 門閥與皇權的矛盾-《獒唐》
第(2/3)頁
因為,開國的時候不過分,可再過個幾十年,那就過分了,而且很過分!
舉個例子,就拿吳王府他們家來說吧,算筆賬。
李千里世襲了吳王李恪的一品親王,也就是采邑萬戶。
可是,這還不算完呢!
李千里正房有四個兒子。
分別是:天水郡王李禧;蔡國公李瓘;郕國公李峒和成紀縣男李映。
一個郡王、兩個國公,加一個縣男。
這就是多少食邑了?
加一起是,兩萬一千三百戶。
別急,還有呢!
李千里的二弟李瑋生了兩個兒子,一個繼承了嗣王爵,一個過繼給了叔叔李愔,繼承了親王爵。
這又是一萬五千食邑。
三弟李琨,兒女之中,有五人有爵位,一個郡王、兩個國公,一個嗣王。
又是一萬六。
四弟李璄,歸政郡王,兒子是吳國公。
一萬五。
李千里還有一眾姐妹,不是公主,就是郡公,最次也是縣主,且不提,只說他們四兄弟。
四兄弟家里加在一塊兒,食邑六萬七千三百戶。
六萬七千多戶是什么概念?
大周朝一個中小型的州郡,所有的耕地、農戶加在一塊兒,差不多也就六萬多戶。
養活一個吳王府,就得傾一個小型州郡之所有。
而像吳王府這樣的門閥宗親,多不勝數,換誰誰受得了?
如果不加以克制,國家財政什么都不用干,專門養活他們都不夠用。
這也是為什么,歷朝歷代都有削爵、削奉的事情發生,也因此而出過亂子的原因。
其實就是因為開國皇帝大手大腳,可著勁兒地封賞,后世子孫卻要一直為祖宗還債。
太平公主解釋著,“其實,門閥和七姓十家都有壟斷朝政之嫌,可是其根本卻有不同。”
“七姓十家在民間,壓榨的是百姓之利,侵占的也是百姓的土地。”
“而且,因為各家都有從事商貿的活動,在財源上來說,并不是十分依賴土地。”
“若非世家狂妄,妄圖與母皇爭權,母皇也不一定這么急著把世家打掉。”
“可是,門閥卻不同。他們大多是開國新貴、功勛之臣,沒有世家那樣的底蘊,更因為身份的桎梏,沒有以商養財的能力。”
“他們的財源,主要在俸祿和永業田采邑上面,侵占的是朝廷的利益,與母皇之間的矛盾也由此而來。”
太平慵懶的靠在椅背上,“說白了,門閥要靠俸祿和采邑來養活一大家子人,可母皇又不想給他們那么多采邑,一門心思的想著削爵降奉,這是個死結,能不有矛盾嗎?”
“......”吳寧點著頭,沒有說話。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囊谦县|
凤凰县|
扶余县|
波密县|
江永县|
盐亭县|
克东县|
梨树县|
化隆|
化州市|
平顶山市|
福州市|
沁水县|
龙里县|
杭锦旗|
兴海县|
乌拉特后旗|
墨玉县|
青冈县|
工布江达县|
孟村|
新密市|
华阴市|
军事|
名山县|
策勒县|
沁水县|
陈巴尔虎旗|
滕州市|
井冈山市|
靖西县|
昌都县|
延安市|
台前县|
汝州市|
浮山县|
藁城市|
左云县|
深泽县|
苍山县|
新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