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獒唐》
第(1/3)頁
下面,吳寧借助著這張圖表,開始把每一項財政收入,給武則天徹底地分析了一下。
農稅,這個不用說,其實大唐的農稅還真不算高,占財政收入將近50%。
可是,下面的地稅、使役錢、官屬田、租貸,都是和農業分不開的,也應該算在農業收入之中,這就占了80%的財政收入。
再加上,不算顯眼的常平倉、勾征、土貢,那這個比例就更多了。
吳寧用實實在在的數據告訴武老太太,大唐是個農業國家,財政收入的將近百分之九十來自農民。
這個比例,已經是高得嚇人了。
這里都不用吳寧去勸,武則天自己就知道,她想提高財政收入,絕對不能再從農戶身上下手了。
但是問題又來了,不從農戶下手好辦,可要怎么增加農業收入呢?
武則天立刻想到了——逃戶。
這是朝庭的一貫思維,從太宗開始,大唐王朝就不遺余力地挖掘逃戶,想把天下逃民,都歸于順民。這樣就有人交稅了嘛。
可是,這個問題哪那么容易解決?
根據戶部的統計,當下大唐有良民不足700萬戶,人口大概就是五千萬左右。
可是要知道,逃戶、奴婢、兵戶是不計入良籍的,大唐的實際人口應該比這多很多。
戶部估計,單是逃人,整個大唐就有不下三千萬人口。
包括武則天在內,所有的大唐皇帝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把天下逃人都歸化于良人。
多了三千萬人口交稅,那得是多少財稅收入?
可這是一個惡疾,英明神武如太宗,果斷善政如武后,也拿逃人沒招。
說白了,經過一甲子的時間,大唐已經沒有多余的土地能夠安頓逃人了。
而逃戶于原籍出逃,也不是丟棄土地,而是土地被富戶兼并,無地可種。
而大唐實行的是人頭稅,沒有地也得按人頭交稅。
這樣的情況下,不跑還等什么?
所以,這么多年來,逃民問題,別說是解決,就算是遏制,朝廷也做不到。
這是一個死循環,逃人越來越多,土地向富戶集中,使得更多的農民變成無產佃農。沒辦法,只能主動賣身富戶,或者出逃。
這樣一來,交稅的人就越來越少。
武老太太熱切起來,難道.這個吳寧有能解決逃戶問題的奇方?
猛然抬頭,“還有嗎?”
她手里的那幾張紙早就看完了,甚至老太監都不知道又給她遞了多少次了。
此時,在武老太太的龍榻之側,吳寧的奏本鋪了一榻,而時間也已經整整過去了半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南充市|
怀远县|
广宁县|
蕲春县|
高雄市|
巴马|
广州市|
黑龙江省|
锦屏县|
永泰县|
彭阳县|
梓潼县|
武乡县|
三门峡市|
长武县|
汉沽区|
大渡口区|
墨竹工卡县|
金华市|
广平县|
马尔康县|
华池县|
唐海县|
徐汇区|
长丰县|
定陶县|
宜阳县|
鲁山县|
衡水市|
湟源县|
沅江市|
当阳市|
海安县|
教育|
周宁县|
临泉县|
贡山|
勃利县|
芜湖县|
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