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大唐往事-《獒唐》
第(1/3)頁
寫在開書之前:
老書友都知道,蒼山的故事突出一個天馬行空、胡編亂造,我是講故事的,不是講歷史的。
且為了寫爽寫嗨,此次的時代背景采用的是半架空的形式。
雖然還是沿用正經的歷史人物,大體上也沒太多偏差,但是......
講的卻是一個不正經的故事。
圖個方便,某些歷史人物、事件的時間節點會有出入,唐王朝的內外環境也會有所杜撰。
特此說明。
......
各位看客,下面,咱們開始新的旅程!
......
————————
大唐,上元元年秋,甚異。(公元674年)
此時未及昏時,殘陽如血,可宮城即已落鎖,四門禁閉,巡哨森嚴。
就在剛剛,魏國夫人賀蘭氏暴斃宮中。
人是死了,可兇手是誰卻未有定論。
君上震怒,誓要嚴懲兇徒,還魏國夫人一個公道。
不過,話說回來,圣皇寵愛魏國夫人賀蘭氏,無論是朝中,還是坊間,皆已是公然之秘。若不是圣后阻攔,以賀蘭氏久居宮中之實,立妃也己順理成章。
然而,老話說得好:沒了,就是沒了。
這巍巍皇城仿佛真如圣后所言那般不吉利,即使將那兇徒碎尸萬段,又怎換得回魏國夫人傾世一笑呢?
守衛皇城的羽林衛兵卒雖是茫然,卻也只能苦笑頷首,見怪不怪了。
自高祖立國,這皇城之下埋葬了多少李氏宗親?又有多少皇親貴胄血祭了天唐?
那個圣后的親外甥女,那個芳華絕世的女人,也沒能逃過這皇城孽咒。
賀蘭氏,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是最后一個!
......
突然,皇城之內揚起一陣喧鬧,刀兵對碰之聲細密嘈雜,由遠而近。
城外巡哨的兵卒愕然一怔,下意識望向宮墻阻隔的禁宮,緊了緊手中的矛槍。
正在此時,眾兵卒還未及反應,只聞喧鬧之音已然到了城上。
昏暗中,黑影閃現,寒光一掠,一個人影左手執劍,右手握著一塊紫黑色的玉飾,從數丈高的宮墻上直撲而下。
叮...鐺...碰!
兩劍一肘,三個帶甲武士連兵刃都不曾擎出,便已倒飛而出,傷重不起。
人影趁亂一竄,射出丈許,躬身再閃,唰!唰!
只兩個閃動,便已穿過長街,翻身末入宮外安樂坊的矮墻之中。
“......”
兵卒們都已經看傻了,此人武功之高聞所未聞,身手之迅更是見所未見。
“這......這是什么人!?”
......
“好像是個道士......”
......
“身后還背著包袱?”
“不是包袱,是一個孩子!”有看得真切的兵卒驚魂未定。
“是一個皺巴巴......渾身是血的幼嬰。”
......
一人一劍獨闖禁宮,不但全身而退,且從皇宮之中帶出一個幼嬰,此等逆天之行,說出去都沒人信。
可詭異的是,沒人說出去。
也沒人敢說出去!
后人對于賀蘭氏之死,亦只是《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三卷》中寥寥三言,含糊不清。
“圣后武氏異母兄惟良與弟淄州刺史懷運,以岳牧例集于泰山之下。”
“時韓國夫人女賀蘭氏在宮中,頗承恩寵。則天意欲除之,諷高宗幸其母宅,因惟良等獻食,則天密令人以毒藥貯賀蘭氏食中。賀蘭氏食之,暴卒,歸罪于惟良、懷運,乃誅之。”
......
————————
七年后。
大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
有魏國夫人親兄——賀蘭敏之恃寵而傲,藐視天威。
其與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通奸;
貪污圣后撥榮國夫人造佛追福之瑞錦;
逼淫太子妃選定之楊氏女;
為榮國夫人服喪期間,不遵禮制,飲酒作樂;
調戲帝女太平,及其隨入宮人。
五大罪狀,天尤不恕。
圣后震怒,厲懲不怠。下令將其削爵為民,流放雷州。
賀蘭敏之自知罪孽深重,無顏茍活,途中自縊挽尊,了此殘生。
名極一時,號稱當世第一美貌才子,被圣后視若親骨肉的賀蘭敏之,也就這么沒了。
只不過,親自押解賀蘭敏之,時任刑部都事的周興,在給則天圣后的密奏之中,對敏之自裁之事卻有著另外一個版本:
“徒至韶州,遇邪道阻之。左持劍,技高絕,傷卒十數,挾敏之而去,無人可擋。”
......
又兩年,弘道元年十二月。(683年)
高宗崩,遺詔皇太子李顯柩前即帝位,皇太后武氏臨朝稱制,改元嗣圣。
元年二月,(684年)太后武氏廢帝為廬陵王,幽于別所。
其年五月,遷于均州,尋徙房陵。
至此,那暴斃宮中的一縷香魂,再無人記得,亦無人提起。
....
————————————
《引子:大唐往事》(一)
,
陰云蓋頂,古道纏山。
關中暮春的細雨還夾著寒氣,抽打在行人臉上,冰冷難捱。
廬陵王李顯南下房陵的車駕儀仗,就在這泥濘氤氳的山道上緩緩爬行。
此次護送廬陵王南下的,皆是圣后身邊的親信之人。武官乃左金吾衛將軍丘神績,文吏則是禮部都事周興。
二人安于馬上,遠望行路,隱隱皺眉。
這賊老天當真熬人,沉絲一般的細雨卻是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時辰了。
......
山下是一處村渡,十幾丈寬的河水攔住了南下的官道,只有兩條蓬船往來河面,擺渡著春雨中焦躁、麻木的旅人。
不顧山路濕滑,丘神績命廬陵王車駕緊步下山,終是趕在蓬船未去之時來到了岸邊。
等船的行人眼見大隊官兵急至,無不側目凝眉,有意無意地朝邊上靠了靠。
這般陣仗,定是從京中南下的官員儀仗。看這架勢,說不得還是什么皇親貴胄,卻不是他們這些平頭百姓招惹得起的。
也不做多想,要早些過河避雨已然不太可能,定是要讓官老爺先過的。
而丘神績當然也是這么打算的,呵斥船家把已經登船的旅人盡數卸岸,驅逐一旁。
準備妥當,便冷臉吩咐儀衛:“請廬陵王下車,登船過河!”
言語之中雖是規矩,可面上卻并無半點恭敬之色。
想來也屬正常,高宗崩世,圣后獨掌大權,推皇子李旦登臨大寶。
李顯這么一個廢帝,又何需他這個圣后親信多費心神呢?
......
不多時,傳令的兵卒沒回來,亦不見后隊的李顯下車換船,倒是隊中文吏周興小跑而來。
“丘帥,怕是不行了。”
“嗯?”丘神績一擰眉頭,甚是不耐。
“怎個不行?”
周興面有無奈道:“韋王妃要生了,在車上下不來。”
丘神績一晃神兒:“怎么趕這個時辰!?”
心說,不知在這雨地里要淋上多久了。
“那還不叫穩婆去看看?”
“丘帥......”
周興并未聽令,而是似有深意地看著丘神績,輕喚了一聲:“何不再斟酌一二?”
丘神績又是一疑,“何意?”
周興聞言,湊到丘神績耳邊壓低了聲音。
“丘帥別忘了,圣后對韋王妃向來厭惡。況且,今次若不是因為韋氏之故,大唐天子也就不會淪落成廬陵王了。”
“何不借此時機......”
“你是說......”丘神績大悟,面帶驚容地瞪著周興。
這小子是動了殺心?
正如他所言,李顯被廢的契機,正是這韋妃不知深淺,慫恿李顯封賞韋氏一族。圣后震怒,這才把堂堂大唐君上變成了廬陵王。
可是,李顯畢竟是圣后骨肉,丘神績心生遲疑。
“恐有不妥吧?韋妃腹中畢竟是李氏骨血......”
“且無圣后旨意,我等怎可妄行?”
周興聞罷,陰陰一笑,“丘帥還怕圣后怪罪不成?想想廢太子李賢,丘帥還有何疑慮難平?”
“......”丘神績沉默了。
“李賢......”
對啊,廢太子李賢,也就是李顯之前的那位。
原本今次他的差事是南下巴州,巡視廢太子李賢居所。
至于為何一個金吾衛大將軍會領這么一個微不足道的圣命,那是因為圣后派他去另有一紙密召,那就是:
送李賢去見先帝!
可是,偏偏在臨行之前,臨時又安插他護送廢帝李顯遷徙房陵的任務。
之前還以為就是順路而為,現在經周興一提醒,倒是讓他看出圣后另外的深意來了。
周興此時見火候已至,小聲繼續道:“若是王妃臨產之時,順應天意撒手西去,想來圣后當是去了一塊心病的。就算不即刻做些表示,也總會記在心上的吧?若是廬陵王悲痛難挨,也......”
話說半句,周興卻是不再多言,只玩味地看著丘神績。
丘神績又是一陣沉默,最后緩緩轉頭看了一眼李顯車駕,眼神之中殺機一閃,森然道:“命王府左右隨侍先行過河,投驛休頓。”
頓了一頓,“尤其是穩婆,你要盯著她上船!”
......
二人話音極低,左右兵士都聽不真切,可遠處,卻有兩雙銳利目光緊緊地盯著二人,且隨著二人的密談而神情連變。
那是一道一俗,兩個年輕漢子。
道士鼻高目銳,面若寶玉,甚是俊朗。一身道袍頗為合身,更顯英姿。腰間懸一八卦,身后背一柄長劍,一看就是跑江湖的打扮。
倒是那俗士,讓人搭眼一瞅多半會驚出一身細汗。
與那道士相比,這人簡直就是另一個極端,真的是丑得已經不能再丑。
只見一道半尺長的巨疤從左眉斜貫至右顎,且那長疤好似鐵犁犁出來的一般,足有一寸來寬,深可見骨。整張人臉被那道巨疤撕成了兩半,別說相貌,天若再暗些,到底是人是鬼亦難分辨了。
更為離奇的是,丑漢背上還背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孩童,面若金紙,雙目緊閉,顯然是濕寒入腹,病得不輕。
......
此時,道士看著遠處的丘神績戲謔一笑:
“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無情帝王家!”
下意識看了眼丑漢與他懷中的幼童。
“此次下山,別的倒無長進,這句話小道卻是當真見識了。”
丑漢悶頭不語,這道士神通廣大,不但武技超群,亦通讀唇之術。剛剛丘神績與周興所謀雖然隱秘,卻已一字不落地被道士復述與他了。
枘然開口,沙啞之聲似朽木撕裂一般難聽。
“李顯、李賢現在還不能死。”
“嗯?”道士一挑眉頭,“你要救他們?”
“是。”丑漢抬頭。
“包括韋妃腹中之嬰孩。”
鄭重抱拳,“望道長助我。”
“......”
道士不語,臉色漸冷,萬沒想到丑漢要救人...
良久方道:“三件!”
“家師遣吾下山,只圓你三件事。”
肅穆地看著丑漢,“汝確定要把這第三件浪費于此?”
丑漢被道士所言說的似有遲疑,低頭半晌,終還是......
“救吧!”
“唉......”
道士無語長嘆,并無先前言語之中的冷俊,反而露出一絲欣慰笑意。
調侃道:“以汝之性情,卻是趁早斷了復仇之心為妙。否則害人害己,圖增煩惱爾。”
言下之意,這丑漢的心還是不夠狠。
不狠,又怎言復仇?
......
“罷了!”道士甩袖而起。
“汝不夠狠,吾亦不夠狠。”
“今日這一件,就當是小道俗心未滅,管一回閑事。畢竟......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笑看丑漢,“這一件,算是小道送你的。”
“......”丑漢一陣錯愕。
與這道人相處的時日也不算短,救下兩個尋常之人對他來說倒也真不是難事,可圣后要除之而后快的人物,且此時金吾衛在側,就算是救,也少不得一場廝殺。
豈是如他所言那般“舉手之勞”?
正想著,只見兵將之中沖出一紫袍繡帶的青年男子,衣著雖奢,面容卻盡是苦楚。
快步沖入渡口人群,急聲問向眾人:“可有穩婆?可有穩婆?各位鄉親,可有穩婆在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南江县|
兴隆县|
建德市|
灵璧县|
河西区|
云南省|
寻乌县|
阿克陶县|
原阳县|
尼勒克县|
乌拉特中旗|
靖远县|
大田县|
马山县|
农安县|
桃江县|
略阳县|
天祝|
苏尼特右旗|
金寨县|
霍山县|
广昌县|
射洪县|
铜鼓县|
北流市|
鄱阳县|
莲花县|
郓城县|
安溪县|
兴山县|
新野县|
平江县|
平顶山市|
疏勒县|
荣昌县|
兖州市|
崇文区|
克拉玛依市|
盐亭县|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