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集中原之力,策可以動輒之間,輕易調集雄兵百萬!” “而憑借江南之力,爾等能調集的甲士,可有二十萬嗎?” 張策對著諸葛亮問道。 這些年來荊州受到的戰亂波及,比起天下其他征戰不休的各州而言可謂是少之又少。 但即便如此…… 劉景升也只敢號稱帶甲十萬而非披甲三十萬,不是他不想號稱披甲三十萬,而是荊州整個的體量就擺在那里,上限也就那樣了。 江東亦然。 孫策之后的孫權統一了江東,可他哪一次領兵征伐合肥(新城)的時候,不是傾盡江東上下之力才堪堪湊集了十萬? 就這樣,他的攻勢對于北方的曹魏而言,都只是局部戰爭而已。 在漢末戰神“孫十萬”的數次親征之下,愣是把坐鎮合肥的曹魏大將張遼的賬號刷成了滿級。 有時張策都很好奇。 就江東那點地盤上,孫權到底從哪征調來的那么多次十萬兵馬,讓他可著勁兒的去折騰,去讓張遼去刷。 “二十萬……” 諸葛亮聽到張策道出的數字,他想了想,無奈的搖頭說道:“不大可能。” 二十萬對于荊州,江東而言,只是個理想中的數字。 具體操作起來,能有十二三萬就不錯了。 雙方雖然為盟友,但人心隔肚皮,還是需要留下一定的兵力各自相互提防的。 “孔明,姑且就算你們兩方能調集二十萬兵馬可與我隔江而戰!” “請問,你們如何破之?” 說著,張策的嘴角上揚:“借東風嗎?” “借東風之力放把火,火燒我軍連營八十萬?” 張策將歷史上的赤壁之戰以另外一種方式,在諸葛亮的面前娓娓道了出來。 然而,面對他的說辭。 諸葛亮苦笑著說道:“大軍征伐,死生之事,事關天下能否一統,如何能寄希望于虛無縹緲的天地之力。” “而且!” “火燒連營八十萬,太過傷天和,縱然贏了也會遭受天譴,行此策之人定會折壽而亡。” 諸葛亮的回答,讓張策好懸差點蚌埠住了。 孔明,歷史上的你和周公瑾就是這樣做的啊。 感慨一句,張策把擺在面前的那束枯草從推演的“輿圖”上拿了開來,這讓正思量破局之策的諸葛亮露出不解之色。 “公子,你這是何意?” “呵呵,我就當你和孫策能憑借二十萬大軍破了我之雄兵八十萬,可是孔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