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6章 東窗事發-《呂布:我夫人來自兩千年后》


    第(1/3)頁

    呂布雖然說得信誓旦旦,但張茉完全沒把他的承諾放在心上,再有半年多他就要離開了,七年時間,別說在沒有電話手機的古代,就是現代,異地戀基本也是死翹翹的,他要是真能等七年,那太陽絕對是打西邊出來的。

    時間晃悠悠又過去兩月,煤礦已經大量開挖上市,不過短短半月,張氏煤球猶如颶風,席卷了晉陽中上層人士家廚房,直讓那些靠賣柴火、木炭為生之人,每日把張氏煤球咒罵數遍猶不解恨。

    不過因為古代人口較少,即便整個晉陽中上層家里都用煤,收入依然有限,而煤這種廉價商品也無法長途運輸,除了晉陽周邊幾個縣,其他地方根本沒法銷售。

    但張茉本也沒想著靠一座煤礦來養兵,之所以最先選擇開礦,一是獲取大量能源來蒸煮造紙原料,二自然是煉焦炭來煉鋼。

    造紙術張茉此前已經改良過了,造出來的紙除了沒有漂白顏色發黃,紙質基本和現代差不多,這里面她參照了唐宋造紙工藝,除了改變造紙原材料,還添加了植物粘液做施膠濟,稱“紙藥”,從而使紙漿均勻,造出的紙質地更細密。

    造紙工藝其實不難,難的是蒸煮和打漿。

    在沒有現代機器的條件下,原材料要先浸泡三個多月,再連續蒸煮七八天,大量生產所耗費的能源是非常大的,只怕用不了一年,莊子后的兩座山都要被砍禿。

    搗漿就更不用說了,靠人力捶打極耗勞動力。

    光這兩項,便能看出造紙的成本有多高,故而紙張雖早已發明出來,卻難以普及。

    蒸煮在有了煤炭情況下,造大鍋爐來煮,倒也還好,重點是打漿。

    要大批量生產,降低造紙成本,就必須解放勞動力,張茉之前便想到了大水車和連機碓,一個大水車可同時驅動數個水碓,晝夜不停舂搗,大量高效率生產紙張將不再是夢想。

    她前世參觀過黃河大水車,大致知道構造,而且,據她所知,現在的洛陽其實已經有個宦官造出了翻車,不過是用來給地面灑水的,基于自己對水車的了解,再參考翻車,尋木匠來研究研究,應該能做出來。

    紙張大量生產后,印刷術也就可以面世了。

    活字印刷就算了,沒有鉛這玩意兒,要做活字體很難,關鍵還沒有拼音,那么多漢字光分類查找都能把人搞暈,或許排一版活字的時間,雕刻師傅都能把模板刻出來了。

    設想很簡單,做起來卻沒那么容易,尤其是水車,至少要先把模型做出來試運轉成功了才成。

    這個技術活不是一兩天能做好的,但土樓建設不能耽擱,不盡快建起來,莊園的安全就沒保障。

    這一日,張茉正帶著工匠勘查土樓地基,卻見王定風風火火跑過來,老遠就大叫,“妹妹,不得了了,不得了了,父親知道咱們挖煤之事,正在家里大發雷霆,叫你趕緊回去。”

    張茉放下矩尺,對趙工頭道:“你帶他們先丈量,圖紙我放這兒,回頭咱們再商量。”

    王定拉著她就往回走,一臉焦急之色,“怎么辦?我從小到大沒見父親如此動怒過,你到底有沒有把握說服他?”

    張茉拍了拍衣擺上的塵土,“我早已想好對策,不過……”

    王定急道:“不過什么?你倒是快說啊!”

    她招手,在王定耳邊嘀嘀咕咕說了一陣,最后道:“畢竟親疏有別,這話我不能說,但是你嘛,義父再生氣,頂多揍你一頓,只能讓哥哥受點皮肉之苦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休宁县| 沅江市| 高雄县| 沭阳县| 神农架林区| 罗江县| 当阳市| 义马市| 根河市| 漳州市| 江城| 普安县| 东丰县| 大洼县| 内丘县| 静安区| 乌苏市| 建昌县| 峨边| 遂溪县| 日照市| 泸定县| 玉林市| 黄陵县| 汪清县| 福安市| 韩城市| 正定县| 日照市| 宁波市| 兰西县| 华安县| 浙江省| 珲春市| 庆元县| 普兰店市| 翁牛特旗| 拜城县| 英吉沙县| 丰宁| 揭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