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6章 韃靼兵力、財力;洪餉、士紳向背;歷史的輪回-《1640四海揚帆》


    第(1/3)頁

    守序翻開臺北府搜集的關于韃靼人兵力的情報。

    滿漢蒙八旗定甲8萬,實際人數是個迷。

    老八旗入關來,因戰陣、天花、流感、痢疾等原因死亡甚多,期間有一些抓捕生女真、招募零散投效蒙古人、給漢軍和包衣抬旗等補充人口的措施。很難弄清八旗到底有多少兵,只能大致估計在5萬至7萬之間。

    綠營沒有旗田,臺北通過韃靼戶部額發軍餉和其他能搜羅到的材料,整理如下。

    各省駐防綠旗兵丁:

    京營,2000。

    北直隸,44800。

    山西,20000。

    陜甘,90000。

    山東,20000。

    河南,14100。

    江南,71602,其中沿海水師3000。

    江西,27600。

    湖廣,49460。

    四川,57200。

    浙江,62500,各鎮水師估計近萬人。

    福建,陸師77345,水師25000,合計102345。

    廣東,76820。

    廣西,32640。

    非常明顯,綠營兵以江南、浙江、福建、兩廣最多,沿海四地合計超過34萬兵額。再加四川、湖廣兩個內陸前線近11萬兵額,戰地六省合計45萬兵額,占韃軍總數的一大半。

    額設官兵69萬余人,這是發餉的兵額,考慮到空餉,戰斗減員等因素,實際沒這么多。但南方前線作戰部隊有很多是抽調自北方各省的隨征八旗和綠營兵。兩相疊加,駐扎在前線各省的部隊不會比40萬少太多。

    以上不包括吳三桂、尚可喜、耿繼茂、沈永忠、線得安代領孔有德,五漢藩的藩下兵丁。

    不包括在韃靼人控制區內,服從調遣的土司兵。

    也不包括外藩蒙古內扎薩克諸旗,如科爾沁、察哈爾、喀喇沁等。

    五漢藩共有100多個佐領,以吳三桂最強,一人擁有53個佐領,占其中一半。

    八旗一佐領披甲人不到100,五漢藩旗下佐領普遍超過200甲,戶口和奴才比八旗佐領編制大得多,兵力充足。

    各省駐防綠營兵額是韃靼戶部額發軍餉的依據,并非實際兵力。在戰地,綠營兵可以征調鄉兵、壯丁補充軍隊,這部分人的開支很少,不好估計。

    韃軍養這么多軍隊,當然是付出全國財力。

    繼承明朝,韃軍官兵待遇主要分兩塊,折色軍餉,本色祿米、馬料。

    不計旗田和其他八旗兵特殊待遇,八旗馬甲常額3兩,月餉比綠營馬甲2兩高三分之一。八旗馬甲祿米23石,綠營馬甲3.6石。

    八旗兵出門打仗的行裝、鹽菜銀和賞銀,八旗也是綠營的兩倍。

    基本上,順治朝常額折色軍餉在2400萬銀,本色祿米馬料大約220萬石糧,豆料10萬石,馬草千萬束。

    此外還有戰時軍餉、軍火軍需、后勤兵站挽馬、船運開支,都有詳細標準。韃靼人在這方面的管理比明朝嚴格,做的更好。

    通算下來,1年軍費開支錢糧應當在4000萬(單位:貫、石、匹、兩、束)左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临漳县| 微山县| 曲周县| 商水县| 宝清县| 化州市| 揭西县| 磐石市| 安宁市| 昌平区| 铁岭市| 莱西市| 铜川市| 成安县| 左权县| 岳西县| 黄梅县| 都安| 墨江| 石景山区| 三江| 钟山县| 泸水县| 孟村| 富平县| 霍城县| 荃湾区| 共和县| 汉中市| 赣州市| 乐清市| 二连浩特市| 湘潭市| 苗栗县| 郯城县| 疏附县| 侯马市| 石嘴山市| 思南县|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