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新寧縣,狹長的鎮(zhèn)海灣楔入大陸25公里,海灣水汊密布期間,地形十分復雜。 汶村位于鎮(zhèn)海灣東側,北方連綿的群山將汶村與恩平縣隔開,山區(qū)面積有400平方公里,其間尚有通海的水道。在山與海之間,有一片面積達150平方公里的平原。 亂世中本地豪強舉人陳王道筑汶村堡而守,堡有4門,城墻厚實,非常堅固。 明左都督、鎮(zhèn)守廣、肇、會、寧、恩總兵,掛虎賁將軍印王興用半年才攻下這座堡壘,屠盡原有居民,以汶村為基地。 廣州淪陷后,杜永和溯潭江進恩平,以友軍和兩廣總督的身份搶光了王興的舟資器仗,王興只得退軍汶村堡。 王興原名蕭嘉音,目不識書,少為游俠,13歲殺人,15歲搏狼,在廣東江湖上赫赫有名。李成棟進廣州,王興靠江湖惡少起兵,與守序一樣收編了不少四姓海盜殘部。督察御史連城壁的勤王軍與王興合兵后,軍隊成型。 特殊地形造就汶村得天獨厚的條件。汶村群山環(huán)繞,僅一條羊腸小道與外界交通。堡外簕竹坡塘交錯,王興收攏流民熬海鑄山,務農積粟,開墾10余萬畝耕田。可惜是灘涂鹵田,畝產很低,不過相對在山寨中苦挨的明軍,王興條件算很好了。 王興派副將蕭國龍占據(jù)山中永豐寨,又聯(lián)系上下川島的陳奇策。三部合在一起有軍兵近萬。陳奇策所占島嶼產不了多少糧食,除了上陸打糧,他全靠王興接濟。有了陳奇策的水師保護,王興筑壘建倉庫廠房,在山中伐木造船,派侄子蕭茂公下南洋經(jīng)商,與聯(lián)邦有些生意往來。 汶村距珠江口僅100公里,堪稱近在咫尺。陳奇策與王興這對盟友優(yōu)勢互補,很是堅強。在原歷史位面,王興堅守汶村到1659年,那時距離廣州淪陷快10年了。 陳奇策的水師屏蔽海路,尚可喜暫時無力從海上接近汶村堡。而在陸地上,除非尚可喜動員龐大的人力鑿開山路,否則汶村地理相當于一島。 廣東諸義軍,王興不太缺糧。永歷朝廷在廣東潰散,小小的汶村堡仿佛成了天涯海角中的一座世外桃源,不甘剃發(fā)的明朝宗室大臣托庇于王興的有數(shù)千家,堡中計有一親王,二郡王,候伯總督兵備御史數(shù)十個。 王興奉唐王朱聿釤為主,用永歷年號。愿去南洋的人,王興給行禮路費,愿留下結婚的,王興給聘禮嫁妝。正如王興所說,頑民無所為,但求存中國于一隅。 此刻,160多艘大小戰(zhàn)船靠鎮(zhèn)海灣停泊,3000明軍待命出發(fā)。 新任兩廣總督,汶村監(jiān)軍連城壁拉著王興和陳奇策的手,“二位將軍,拜托了。” 王興躬身抱拳,“請制臺在家中安坐,某去砍幾百顆韃子頭回來。” 陳奇策:“我進九江口會一會蓋一鵬,到要看看韃子水上的功夫漲了幾分。” 蓋一鵬是肇慶水師營副將,這是尚可喜新建的珠江內河綠營水師。 明軍祭旗出發(fā)。 王興親率2000人走陸路增援蕭國龍,另派1000人加強陳奇策水師的陸戰(zhàn)力量。 耿繼茂驕橫跋扈,眼中只有粵西的明正規(guī)軍,后方十分空虛。 王興出山,輕松打破恩平縣城,截取恩平縣今年秋收的軍糧。 新會縣九江口就像陳奇策的后花園,他逮住肇慶水師營,火焚90艘綠營戰(zhàn)船,蓋一鵬大敗而逃。 新會知縣收攏敗兵,動員民壯固守城池,陳奇策沒攻城,分船四下掠取糧食。他是新會土著,與本地諸多村堡有聯(lián)系,這里就是他的主場。明軍的水師上溯到肇慶府高明縣,把廣州西面攪得亂七八糟。 …… 漠陽江口,綠營陽江總兵郭虎大營。 一個戴著瓜皮小帽的商人進了郭虎的大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