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章 高雷之戰3-《1640四海揚帆》


    第(2/3)頁

    秋高氣爽,臨近傍晚,能見度很好。

    楊彥迪放下望遠鏡,“我帶了4門炮,你也有4門,我們比江元勛的炮多。但一定要切斷韃靼人的浮橋。”

    韃軍江元勛、曾養性兩營夾江,浮橋是關鍵。

    冷雄杰:“我嘗試過兩次,都敗了。江面寬僅100多丈,韃子從兩岸用佛朗機就能覆蓋。”

    楊彥迪托著下巴考慮了一陣,“只能晚上干。韃軍有沒拉攔江鐵鎖?”

    “未見。”

    “不行,得再確認。找幾個水性好的兄弟今夜摸過去看看。”

    “我馬上安排。”

    ……

    夜間,李明忠盡力抽調了150兵增援博茂。

    連得成在主要設防地域鑒江拉了一道攔江鐵鎖,在袂花江里沒有。

    偵察回報,冷雄杰與楊彥迪議定作戰計劃。

    三天后,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時。

    吳川、博茂于凌晨同時出擊,全線開打。

    楊彥迪親率22艘最快的舢板逆流而上,外側12艘舢板架了佛朗機與兩岸炮壘對射,

    內側前鋒5條舢板帶了斧頭大刀,后面5艘舢板裝滿火油、柴草。

    守橋綠營兵亂打鳥銃,楊彥迪的兵就像海上跳幫一樣,跳上浮橋下面的木船,二十幾個兵沖到橋上,砍翻3個打銃子的韃兵,剩下的作鳥獸散。

    在西岸援兵到前,選鋒砍斷竹制撐桿。火攻船接舷,點燃火頭。

    浮橋很快燃起大火,楊彥迪見目標達成,調轉船頭,順流撤退。清點損失,不計火攻船,丟了4艘舢板。楊彥迪十分滿意,內河作戰,舢板就是王道,目標小機動靈活。

    天亮后,冷雄杰拖了6門炮出城,750名戰兵和400多水手在江元勛營前列陣。

    大炮放列,水手堆砌炮壘。

    綠營開炮,明軍當然做不到列成線形陣挨轟。

    明軍操典在應付有火器的敵軍時,要求是分散隊列減少傷亡。明軍后期戰斗力低下的惡果就是由此而生,步兵不敢密集列陣,對上騎兵沒得打,銃炮亂放一陣搞的硝煙彌漫,敵軍的重騎兵重步兵貼上來糊臉了。

    江元勛當然不會坐等明軍筑好炮壘,開寨門殺出來。400多步兵在正面列陣,70余騎在東面側翼游弋。

    耿尚二藩下有兩千多蒙古人,北京在他們南下時專門配屬過來的。多年征戰,蒙古人多有死亡,尚可喜向北京求援,親政的順治下旨,凡有零散投效蒙古人不必解送理藩院,發平靖二藩軍前效力。

    二藩占據廣州舊城諸多衙門作為馬廄,驅走數萬百姓,在廣州周圍數十里方圓內圈地,推平農田種草養馬。

    內地養馬是從人口中奪食,每匹戰馬背后都是百十條餓死的人命。有幾個不長眼的文官抗議,立即被撤職查辦。靠著這種極端手段,二藩維持了大編制的騎兵部隊。

    秋季這些騎兵的弓箭又能派上用場了。騎射威力極差,騎射老祖宗蒙古人自從在建州那里搞到火槍后,用幾十年的時間拋棄了弓箭,打獵全靠下馬打鳥槍。

    但明軍野戰能力極差,就怕騎射,他們不會密集步兵陣。

    宋軍以密集的步兵大方陣在河北平原與遼軍抗衡,最極端的一次戰例,數萬人結成戰斗隊形,在遼軍萬余騎兵面前推進后撤幾十里不亂。

    明軍進入火器時代,只敢讓步兵松散結陣或是躲在車營后面,其戰術立足點是依靠自己的騎兵。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阳市| 仁寿县| 廊坊市| 鹤岗市| 依安县| 洪泽县| 台南市| 镇沅| 河源市| 德化县| 库尔勒市| 延长县| 松阳县| 沿河| 西峡县| 米易县| 任丘市| 威海市| 丹寨县| 昆山市| 扎兰屯市| 昌黎县| 宜丰县| 永修县| 平和县| 普安县| 永靖县| 云安县| 沙田区| 饶阳县| 曲麻莱县| 涞水县| 凤庆县| 绥芬河市| 星子县| 南阳市| 全南县| 微山县| 达拉特旗| 敦煌市|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