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章 三水至新寧的潭江出海口-《1640四海揚帆》


    第(1/3)頁

    守序十一月取陸路,率1500名官兵開抵廣州府潭江口戰略重鎮新會縣。

    在獲得香山縣之前,海南明軍就駐軍在王興的地盤上。

    從雷州府至新會縣500公里道路,途經兩段可以利用的內河水路,其中以恩平至新會之間的譚江段通航里程最長。

    這是粵西最主要的陸地交通體系,經過實地行軍,守序對這條交通命脈有了直觀的認識。目前控制這條廣東橫向干道東段的是駐防于恩平、新會、新寧等地的王興。

    王興廣東大埔人,游俠出身,江湖綽號“繡花針”。國難起,王興毀家從軍,在成棟勢力最盛時也堅持抵抗,并未投降。他軍中現有一位正牌子唐王,吸引了很多遺老士紳官員投靠。王興控制了相當一部分潭江水系,財力基礎尚可。

    道路交通是一切軍事行動的基礎,無論怎么重視都不過分。

    守序帶了一個龐大的陸海軍參謀團隊同行,沿途計算官道與內河在秋冬季節的通行量和承載力,調研官道兩側州縣經濟狀況,評估地方支撐軍隊作戰潛力。

    在新會縣潭江與珠江匯聚的江口附近,陸海軍參謀團隊更是集中調研了一個月,初步匯聚的結果讓守序明白了為什么三水縣是明末廣東爆發戰役最多的城池。

    位于潭江入海口與伶仃洋之間的香山縣最早是個巖石島,澳門是香山縣最南端的半島,并未與大陸相連。珠江攜帶的泥沙在島北淤積,香山島與大陸逐漸接近。到明末,香山島與大陸之間僅剩下一條兩三公里寬的狹窄水道。

    此時的珠江三角洲地理與后世區別極大,香山島東側為珠江口,西側為潭江口,兩個海口之間有無數水道相連,香山水道是最寬的那條。這就凸顯了潭江水系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由潭江海口上溯,在新會城下與西來的潭江干流相匯,再沿珠江水道向北,經肇慶府的高明縣,最終在三水縣匯合珠江干流。

    佛山鎮就位于珠江南側一條注入伶仃洋的入海河道與注入潭江海口的河道之間,其實也是一座水網中的島。

    如果駐軍在三水縣,這個時代無須通過東南方向廣州府城進入伶仃洋,船只直接南下經高明、新會也可入海。

    這在軍事上簡直太重要了。艦隊不畢經過海情復雜的珠江入海口,直接從潭江口登陸,換乘河船直接北上三水,切斷西江。

    珠江水系復雜,隱蔽的水汊河灣航道極多,像蛛網一樣遍布整個三角洲。其中很多河道通航內河平底船,足夠支撐數千上萬規模部隊的后勤。

    摸清這些水道非一朝一夕之事,調研遠未結束,在韃靼人抵達之前會一直繼續下去。

    ……

    守序從杜永和手里拿到香山知縣的任命文書,委派蔡元定接任香山。

    海貿大興時,廣州府海防同知,甚至整個珠江口最高指揮官廣東按察副使巡海道也曾短暫駐扎香山縣。

    現任巡海道在廣州城,海防同知在廣東水師大本營,東莞柘林水師城。香山島上最大的官就是香山縣令。明朝直接管理澳門的是香山縣丞,這位縣丞也駐于前山寨。

    蔡元定老家在新寧,與香山縣僅一江之隔。他在海南解決了官位,此番接任香山知縣從資歷上講算是順理成章。

    雖然在明末程序已不重要,但守序觀念很正統,他還是喜歡按部就班的官僚游戲。看得出來,蔡元定本人也很喜歡做官的感覺,尤其是在家鄉附近當父母官,簡直是衣錦還鄉。功名利祿,士人最愛。

    原香山知縣和縣丞得知自己卸任,十分高興,收拾行李家財,向西而去,直奔海南島。按慣例,守序給原知縣分了一座莊園。

    士林中仁義的口碑很重要,仁義從來無關道德,而是依托于資源多寡,直接體現資源分配的能力。在這個時代,仁義就是品牌,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投靠。

    香山于宋朝建縣,縣城在石岐山以東的仁山。香山縣城在明朝改筑磚城,城墻周長擴展至636丈,因是海防重地,各種墩臺敵樓設施一應俱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泽县| 毕节市| 双鸭山市| 滁州市| 和田市| 邵阳市| 虎林市| 巫溪县| 淮滨县| 托里县| 齐齐哈尔市| 黎平县| 彩票| 新沂市| 驻马店市| 仁寿县| 大理市| 柏乡县| 石河子市| 灵寿县| 安西县| 西吉县| 蒲城县| 宁城县| 张家口市| 乌拉特中旗| 西充县| 灌阳县| 郎溪县| 高邮市| 怀仁县| 嘉义县| 平原县| 乐亭县| 吉木乃县| 永平县| 岢岚县| 南通市| 靖边县| 东阳市|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