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5章 南流江河谷-《1640四海揚帆》


    第(1/3)頁

    守序乘坐的是一艘排水量30余噸的內河官船,平底,尾部上翹。在秋冬季節,南流江部分淺灘水深只有1米多。官船的吃水4尺,船舵為適應內河淺水做了針對性優化。船身兩側的披水板已放下,以控制船的側漂。

    官廳位于船身中央,靠后位置是一間大臥室,最前是客廳,現在也被改造為住人的艙室,以容納守序的衛隊。守序此行帶了60人,分散住在2艘船上。

    船隊中除了4艘造型類似的官船,其余多數是南流江上的運糧船、運鹽船。廉州自宋代起便是鹽運的集散港,廣西絕大部分食鹽要靠南流江的鹽船供給。鹽船載重3萬—5萬斤,廉州約有100余艘造型大同小異的運鹽船。

    廉州知府周瑾釘封動員民船,同時也略作了一些改裝。在糧船、鹽船上增加了一層烏蓬,像今天這樣的小雨中,至少能免去士兵遭受雨淋之苦。

    船隊兩岸是平坦的南流江三角洲,自東北向西南迄于南流江入海口,長約50余公里,面積60余萬畝,這里是為廣西第二大平原。地面平坦,農田遍布,河渠交錯。有五六條支流在三角洲注入南流江,算上前面的博白縣盆地和郁林州盆地,南流江有二十余條可通航的支流。

    前面是當地船夫稱為螞蝗灘的淺灘,船隊靠岸停船下錨。

    雖然船有風帆,但由于南流江水路蜿蜒,河面狹窄,往往靠風帆行不了船。于是纖夫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船隊分工合作,留一個人在船上掌舵,另兩個人在船上用長竹竿撐船,其余的人在江岸上用背纖拉船。除了寒冷的冬天之外,其他時候,他們"chi luo"上身,只穿一件短褲衩,赤著腳,在岸上踩著泥土、碎石、卵石,弓著腰拉纖。

    如果是運鹽船,一般是五六艘船組成一個船幫,在灘口大家分工協作,一艘接一艘將船拉過去。

    軍隊的運輸船自然不用這么麻煩,人力是夠的。士兵放下武器,空手下船,脫去了上衣,與船夫一起,拉起纖繩背在身上。

    “哎——喲——哎喲”的吆喝聲,一陣陣地飄到高高的藍天上。望遠鏡中,士兵的衣服很快被汗水和雨水浸透了,濕漉漉的。在部分淺灘,水深實在不夠,就要用鏟挖開沙土,讓船能浮起,然后再用背纖拉過去。

    南流江水系比較狹窄的地方,人們稱它為灘口。南流江有十來個灘口,因灘口往往有露出江面的小小石山,所以拉纖繩一端要系在船桅上5米高的位置上,才能拉纖。最難拉纖的灘口,就算前面的螞蟥灘了。這個灘口不但窄,而且水勢落差有近一米高。

    守序回到臥室,打開地圖。

    他來南流江有兩個目的,其一是為了北流縣埋藏的白銀,其二是對南流江水文進行考察。在南流江入海口上游,船隊最好只在白天行進,晚上便把船靠攏江岸,停泊休息。

    南流江是粵西控制區內最重要的大陸內河,戰略意義十分重要。只在地圖上做決策并不靠譜,守序需要更直觀的印象。

    在廉州府境內,南流江水面落差很小,流速平緩。好處是方便了行船,壞處就是江口淤積的泥沙。在明代以前,合浦港是中國與南洋交往的主要港口之一,宋以前更承擔了鎮壓安南的軍事用途。以前的朝代對南流江通航都比較重視,在河道兩岸修筑堤壩,時常對入海的江口清淤。明朝海運技術爆發式增長,廣州等更好的港口興起后,合浦的地位迅速衰落。朝廷也漸漸就不在關注合浦的港口建設,泥沙淤積不僅使合浦的海港失去作用,更大的負面影響是河道排水不暢,在洪水期,內河水暴漲,每年必定發生洪澇災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山县| 莫力| 衡南县| 华坪县| 喀什市| 镇远县| 开封县| 馆陶县| 遵义县| 嘉定区| 沐川县| 大田县| 永善县| 金门县| 双江| 洪泽县| 来宾市| 晋宁县| 阳山县| 左权县| 博野县| 高阳县| 突泉县| 沿河| 新密市| 揭西县| 化德县| 耿马| 普洱| 连江县| 赤城县| 将乐县| 贵州省| 五大连池市| 古蔺县| 玛纳斯县| 杨浦区| 海丰县| 南阳市| 仁寿县|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