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火繩槍的缺陷-《1640四海揚帆》
第(1/3)頁
敵軍加農炮試射,實心彈砸下,同樣形成跳彈。從炮口焰中可以清晰數出19門不同口徑的大炮。他們有6門炮射擊的方向是閩江,勉力向艦隊顯示存在感。
建州同樣在標定射程范圍,在面對陸軍的方向,射程最遠的一門炮打出了約800米的極限有效射程。綠營兵同樣在用自己的重炮宣示戰場控制范圍。
守序將望遠鏡轉到那門炮所在的方向,看見異常厚實的炮管與不成比例的炮口。粗糙的炮身上有明顯的范縫,說明這門鐵炮沒有使用成本較高的整體鑄造法,而是用了便于量產的塊范法。
如果不在乎重量和廢品率,用塊范法鑄炮并不難。中國軍隊中所謂的攻銃,也就是攻城炮普遍采用這種鑄造方法。身管壽命只有200多發,炸膛概率很大,通常打下一座堅城就可以扔掉了。
福建鑄炮水平比不上北京和廣東,在大陸大概排在第三位。這門仿制的神威大將軍炮代表了福建本地最高的鑄炮水平。從體積上粗略判斷,這門大概8磅左右的鐵炮,炮管重1.5噸以上,連上炮車超過2噸。以敵軍現有的炮架,這種炮就不要指望在戰場上機動了,安安心心躲在軍營中吧。
朗格曼敬禮,“執政官,我該下去了。”
“去吧,小心一點。”
朗格曼轉身,剛走了兩步。
“卡爾,”守序叫住他,“不要再試圖親自率領沖鋒。”
一絲微笑爬上陸軍中校的嘴角,“好的,長官。”
山腳下有10匹可堪騎乘的戰馬,朗格曼跨上馬背,和他的傳令兵們趕赴前線。馬背讓一線指揮官獲得超出步兵的視野,有利于他指揮戰斗。
地面騰起的團團硝煙中,一列騎手經過行進的炮兵縱列,很快抵達步兵營身后。
大約是團長到一線激勵了士氣,炮兵中傳來一陣歡呼,造成的結果是建州加快了火炮射速,一枚又一枚實心彈砸進地面,在數個方向劃出屬于它們的地盤。
朗格曼向兩翼派出騎馬傳令兵,很快軍鼓停止敲擊,各營原地立定。是的,守序并不打算現在就進入綠營的火炮射程。
遠遠望去,江風扯動著屬于陸軍的本杜帝國軍旗,兩座靛青色的方陣佇立在戰場上,任憑敵軍炮擊,巍然不動。
野戰炮兵解開挽馬,6門加農炮在貴州兵、陸軍、登州兵結合部放列,裝滿炮彈的木箱和火藥桶按順序擺放。
挽馬撤回山口。3門12磅青銅炮已停止射擊,與另外4門野戰炮一起掛上牽引具。12磅炮實在太重,僅憑矮小的本地馬拖不動,需要民夫推著炮輪前進。進入戰場的民夫也背負了給炮兵輸送的后續彈藥。
對面的綠營兵仍不見有所動作,只是催促炮兵繼續加快射速。敵軍抬高炮口仰角,吊射的炮彈砸到戰線后面,這樣的入射角度能否形成跳彈完全看運氣。敵軍10多門加農炮輪流射擊下,民夫隊有人被炮彈砸中,或是缺胳膊少腿,或是被砸成一攤碎肉。雖然倒霉的人并不多,但死狀是凄慘的,差點惹出一場騷亂。
負責維持秩序的是臺北警衛營,此次出戰的骨干不是出自小袁營就是出自上海的明軍,他們處理這種情況很是熟練,小袁營的兵當即掏出腰刀捅死幾個亂跑的民夫,用血淋淋的手段維持了大致的隊形。
守序相信他核心的兩個營能頂著綠營兵的炮火向前推進,甚至奪下寨墻。但這樣的兵太少了,每一個都很寶貴。他寧可選擇一些欠缺線性戰術時代戰爭美學的方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江县|
翼城县|
景洪市|
仙居县|
浦江县|
诸城市|
芦山县|
宁国市|
突泉县|
开化县|
菏泽市|
徐水县|
乐山市|
寿宁县|
博白县|
嘉义县|
新丰县|
大埔县|
柯坪县|
河西区|
昭觉县|
修文县|
宜宾县|
新沂市|
郴州市|
广宗县|
密云县|
墨玉县|
赤壁市|
乡城县|
星座|
灵台县|
新沂市|
柏乡县|
民县|
江安县|
抚宁县|
泾川县|
外汇|
黔东|
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