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長子南征-《1640四海揚帆》
第(2/3)頁
鄭彩哈哈大笑,“請國主見諒。若是開拓南洋,我當自取之,不會與那些人攪到一起。”
守序輕輕搖頭。如今是鄭彩最意氣風發的時候,他成功拉攏了定波將軍周瑞、周鶴芝兄弟和總兵楊耿,勢力急劇膨脹。
好吧,那就以后再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啟航的時辰快要到了。守序走出官廳,與鄭彩拱手道別。
“羽公兄,一路保重。”
鄭彩還禮,“無論藩主怎么做,我定不會向韃子投降。“
……
守序回到梅爾維爾號,抬眼四顧,視野中全是戰艦。旌旗蔽日,帆桅如林。
鄭藩,不,應該說是鄭彩的聯合艦隊,一共有400艘船,軍兵家屬數萬人,浩浩蕩蕩揚帆南下。
鄭芝龍尚未正式投降,鄭彩卻堅定地站在了明朝這一邊。龐大的鄭氏海上帝國實際上已經分崩離析。
……
守序帶野戰步兵來舟山,一是因為現在舟山不熟悉的軍隊太多,他需要野戰步兵展示力量,護衛卸下的那些大米和蔗糖。另一方面也是想試試找機會打開浙東的幾個州縣。不過當他明白了浙東的現狀后,只能嘆著氣放棄了登陸寧波等地的設想。
各路明軍在浙東刮了一年地皮,今年又逢大旱,本地已經是民窮財竭。建州過兵又搶了一大輪,這時去打劫沒多少收益。
獲取移民,則根本無需登陸。明軍在各地打糧,原本就擄掠了很多人。守序在舟山群島再豎起招人旗,很容易就吸引了大量沿海難民投奔過來。
根據與沈廷揚商議的結果,舟山沈家控制范圍內將只留下士兵、部分工匠及其家屬,去年沒有撤走的平民這次全部南撤臺灣。
今年新招募的2萬多移民登上守序帶來的大廣船,在舟山就地編組第一波船團,依然是科林伍德指揮,他率領越秀山號、白云山號,欽江號和潭江號四艘船護航,在臺北略作停留。
這些是后江府林同文糧食換移民得到的第一波人。
守序與科林伍德道別,“在珠江口要小心,實在不行繞開那里,走遠海。”
廣船是遠洋性能相對最好的中國船,改了舵后就更是如此。只要到了珠江口,這些來自本土的商船對回家的航線輕車熟路。哪怕編隊解散,他們獨自返航也不會有太多問題。
送走移民船隊,守序松了一口氣,完成第一個目標。高亭港內還有梅爾維爾號和淡水號兩艘船,他與明軍將領編組的沙撈越遠航船隊同行。
世間但凡內訌大多是由于資源萎縮,蛋糕變小,存量博弈導致。在擴張期一般大家都有自己的錢要去賺,沒時間搞內訌。舟山明軍很明顯是人多資源少,開發南洋可以為淤積的力量找到一個宣泄的窗口。
在婆羅洲就要按南洋的規矩來,拓殖開墾最重要的是自己人要團結。以舟山這幾個明軍總兵隱隱對峙的態勢,有些丑話必須說在前頭。
開發章程事前可以充分討論,有什么想表達的在章程出來前說,一旦簽字畫押了再想反悔眾人共討之。
守序拿出來的框架文本結合了閩粵那邊商人合股的合同與幾家歐洲東印度公司的公司章程。
各家按出兵、出錢多少確定入股比例,其中沈廷揚與四總兵是較大的股東。聯邦提供情報、導航、后勤等支持,持股比例與沈廷揚一致。
此外還有些愿意參與的中小勢力,如誠意伯劉孔昭等,合起來也能占到十幾的比例。
總的來說,股權比例較為分散,單獨任何一家都沒有話語權。這就需要一個持中的調節人,這個位置當然非守序莫屬了。
守序的要求是各家要拿出墾殖收益的20%上繳公中。胡椒貿易也必須集中由公中統一進行。
最后的結果大體上算是公平。小股東們無法與任何一個大股東抗衡,他們有了聯合的架勢,倒也是正常的結果。有意思的是,這些小股東或明或暗都向守序表示在南洋惟他馬首是瞻,倒是讓他玩味了一陣。
沈廷揚拿出遠征明將的名單。
黃斌卿出兵800,帶兵將領長子黃世爵;
王之仁出兵700,帶兵將領長子王鳴謙;
賀君堯出兵400,帶兵將領長子賀光禧;
王朝先出兵400,帶兵將領長子王重榮;
劉孔昭出兵300,帶兵將領長子劉永錫;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煌市|
深圳市|
湟中县|
甘德县|
马鞍山市|
云安县|
那坡县|
辽中县|
黑水县|
得荣县|
图木舒克市|
南郑县|
商水县|
揭阳市|
德庆县|
化德县|
阿巴嘎旗|
宕昌县|
新绛县|
通州市|
科尔|
闽清县|
香格里拉县|
富民县|
石景山区|
昌乐县|
响水县|
三亚市|
昭苏县|
图木舒克市|
衡阳市|
巴东县|
方正县|
宁都县|
铜鼓县|
绍兴县|
衢州市|
浮山县|
门头沟区|
当雄县|
贵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