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淞口,明軍炮臺。 吳志葵從望遠鏡中看到眼前的夷船艦隊始終都未推出大炮。總兵身邊,一員青年將領頭戴八瓣明鐵盔,身穿長身罩棉甲,頭頂盔槍一抹黑櫻,明晃晃的青銅護心鏡反射著陽光。 他踏上一步,“父親,朝廷把海道防備重任交給我們。夷船就要越過吳淞口了,我們還不出擊么?” “不了,他們不是來與大明為敵的。” “父親為什么這么說,就因為夷船與掛著登州旗號的官軍戰船在一起嗎?” 旗號可以冒充,吳昂不太理解父親的決定。 吳志葵轉身走下瞭望臺,吳昂幾步跟上。 “有些事你不知道。朝廷已經派人去澳門,向佛朗機人借兵。這金城夷應當也是朝廷請來的。” “父親不派人去確認一下嗎?” “不必麻煩了,夷人只有一艘大炮船,沒有什么威脅。” ———— 梅爾維爾號,守序走下艉樓甲板,對哈里斯下令,“讓艦隊解除戰備,吳淞水師不會出來了。” “是,閣下。” 正月后半月,天氣風向變幻無常,要使一支共有十余艘船只的艦隊溯江而上,是不大相宜的。守序和金士英對于長江內的航行情況一無所知。考慮到吳淞口明軍可能會出擊攔截,守序在艦隊主力駐扎崇明島期間派出加列船黃埔號探索確切的航道,在部分曲折的航道放置浮標。在一兩處比較最重要的地段,還設置了水標船。哈里斯多次跟隨黃埔號一起察勘航道并為艦隊的通過作好準備。 船隊特別需要察勘的一段,是吳淞口可能會爆發戰斗的水域。明軍沒有攔截黃埔號的偵察航行,但讓哈里斯感到尷尬的是,黃浦號放下的航道浮標一夜之間就都不見了。不是明軍干的,兩岸的中國漁民趁夜把這些新奇玩意撈回家了。好在明軍沒有出擊,造成的影響不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