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金士英苦笑搖頭,“我去京城這一趟,才知道朝廷有多困難。朝廷只給了我官位告身和名義,沒有錢也沒有兵。登州的曾中丞現在要把全部的力量都用來抵御建虜,也很難抽出物資來支援我。” “那你從哪里開始?” “曾中丞允許我用遼東回來的人就地成立威海營,威海營有500的兵額,缺編的部分,我可以從難民中招募。” “武器怎么辦?” “中丞給我簽發了手令,允許我調用威海衛和成山衛武庫里的庫存器械,應該勉強足夠。” 登萊巡撫位高權重,可要辦的事情也多,東挪西湊,才擠出來一點資源給金士英。 守序嘆了口氣,“你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請說吧,我盡力而為。” 金士英漲紅了臉開口道,“真有件事需要國主幫忙,新軍肇建,我需要一些銀子。” 守序道:“我現在手頭的銀子也不太多,很難支援你啊。” 看著金士英臉色漲得通紅,守序想想道,“金兄,你知道我在南邊有一方國土,現在是地多人少。如果你能說服一些難民隨我南下,每一人登船我給你2兩銀子如何?” 金士英聽完后認真地問起守序:“國主莫不是要販賣他們做奴?” 守序立即否認,“怎么會,除了一些戰俘,我國中并無多少奴隸。” “貴國土地肥沃嗎?這可是數千難民。” “臺灣膏腴之地,非常適合開墾。福建的鄭芝龍前幾年移民數萬去了臺南。難民若去了我那里,人人都能分到田地。” 見金士英陷入了思索中,守序也不想隱瞞什么,“臺北就是有些瘴氣,北方人去了可能比南方移民難以適應一些。” 水土不服很好理解,金士英道,“請國主容我考慮幾日,我需要先了解難民的狀況。” 守序同意。其實這些天劉公島上陸續有了300多人,多數都是難民中比較有錢的那部分人。他們在威海尋求可以南下的中國商船,商船的倉位總是寶貴的,各個船主也只能滿足少部分人的需求。因此有些船主就向守序咨詢能否接納難民,守序答應了,人口正是他需要的。 其實守序能提供很好的條件,這些移民即便到了江南,多數人也沒什么出路。無產無業坐吃山空,將來的生活會是大問題。而在臺灣,守序能夠分給他們土地,如果不會種地,那邊也有很多非農業的崗位需求。但守序作為半個洋夷,難民對跟他去臺灣還是顧慮重重,招募移民的工作進展很慢。這個時候如果有來自明朝官方的背書,將會是一大助力。 金士英與守序又交談了一陣,便離開劉公島,匆匆帶兵去威海衛上任。 幾天后,情況越來越嚴重。天降大雪,威海衛城外出現了大批凍餓而死的難民。金士英盡力在難民中招募了一些青壯,他的威海營最后超編了200人,可這也是杯水車薪。情況不允許他再猶豫下去了,金士英再次登島,與他同行的是與守序有過幾面之緣的臨清商人王士則。 如今的王士則早已沒有了當初豪氣沖天的模樣,精神狀態很差,他是代表登萊巡撫曾櫻來的,見到守序便火急火燎的問道:“國主可否賣我一些大炮?” 南海號現在也只剩下20門炮,守序聽了有些為難,“這是中丞大人的意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