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圣薩爾瓦多城臨海的兩座尖角堡分別是圣奧古斯丁堡和米蘭堡,守序的艦隊以旗艦南海號為先導,拉斐爾號與暴風號后續,駛入了棱堡的射程。 守序注意到圣薩爾瓦多的港口停泊有4艘船,一艘小型三桅戰艦,一艘縱帆通報艦和兩艘中型戎克船。西班牙人在港口依托一處狹窄的航道修有石質的船塢,這讓守序很高興,省了他自己修建船塢的麻煩了。敵人似乎放棄了海戰的打算,船上的大炮也都搬走了,看來應該是把人力和火力都集中到了圣薩爾瓦多城。 西班牙人迅速打響了城防炮,他們在棱堡安放有數門18磅以上的重炮,火力充足。短的時間內,艦隊周圍就落下了200多發炮彈。南海號被4枚炮彈擊中,幸好不是18磅炮彈,船板沒有被擊穿,一面船帆被炮彈打破,西班牙人還削斷了南海號的一根側支索。 交戰中,南海號陣亡1人,還有4人受傷,幸好傷勢不重。拉斐爾號和暴風號看上去與南海號情況差不多。 守序見用木船與敵人的棱堡交戰實在太吃虧,便指揮艦隊換舷駛出圣薩爾瓦多城的火力覆蓋范圍。他走下艉樓,向首席參謀哈里斯下令,“召集各艦長和陸軍營長登艦。” 拉斐爾號艦長皮埃爾.德.梅迪納,梅爾維爾號大副、代理艦長雅克.羅西利,暴風號艦長凱文.佩利,如果加上旗艦南海號艦長勒內.阿勒芒,3個法國人1個英國人。 陸軍營長路德維希.菲爾霍夫,他的副手切支丹指揮官原政信。原本切支丹輪不到參加這種海陸聯席軍事會議,不過隨著幾次仗打下來,切支丹的表現確實好,他們的地位有一定提高。 除了金城的陸海軍軍官,守序還邀請了汪匯之參加會議。 梅登讓眾人傳閱了荷蘭人畫的雞籠嶼地圖,上面標出的西班牙人火力配系對進攻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阿勒芒作為在座的首席艦長,開口道,“提督,與西班牙人的棱堡作戰,我們還是吃虧了。我們只有2艘等內戰艦,與西班牙人耗不起啊。” 見士氣不大高,守序信心滿滿地道,“大家不要灰心。西班牙人把城堡修的越堅固,我們以后的工作就越方便。圣薩爾瓦多肯定是我們的囊中之物,敵人的炮越多,我們的戰利品就越豐厚。” 暴風號艦長佩利發言道,“提督,我絲毫不懷疑我們能取得勝利。但我們得減少士兵們的傷亡,我們的人力很有限。” 守序贊同地點頭,金城元老院不同意在臺灣投入過多的人力,守序這次北上的艦隊是抽調的極限。兩艘巡航艦,一艘雙桅護衛艦,一艘捕鯨船,3個連的陸軍,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臺灣的全部兵力,金城死不起人,無法與西班牙人打消耗。 西班牙人有城堡,而金城的優勢則是兵力。菲爾霍夫道:“我們有280人的陸軍,還能抽調出120人左右的陸戰隊。而我們的盟友……” 汪匯之道:“我能出300人。” 菲爾霍夫點點頭,“那樣我們就有700人,我們的陸軍比西班牙人多的多。” 梅登道,“提督,我們海陸并進,先在社寮島另一側登陸,攻下島上的制高點至圣三位一體堡,再把戰艦的重炮運上去,轟擊圣薩爾瓦多城。” 阿勒芒道,“艦隊繼續逼在圣薩爾瓦多外海,讓西班牙人無法增援至圣三位一體堡。” 守序笑了,“你們看,人多就是好,西班牙人的城堡不是問題。” 決定做出,艦隊首席參謀哈里斯便與陸軍一起制定登陸計劃和序列。這次北上陸軍沒有攜帶野戰炮,艦隊緊急拆除了4門1磅回旋炮,裝上三角炮架,作為陸軍登陸時的火力支援。登陸艇還有3艘,裝備短炮的火力艇也還有3艘。 當天是來不及登陸了,艦隊在雞籠港西側尋了一處海灣錨定。西南季風期,海灣朝北的開口不是問題。守序不顧疲勞,用長艇依次與各艦接舷,與士兵們談笑一陣,并送去一些酒。 第二天上午,艦隊在西班牙人的視野之外換乘,登陸梯隊全部坐上汪匯之的6艘船和暴風號、梅爾維爾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