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臺灣西部平原集中了全島多數的土著人口,平原總體狹長,向東步行一天到兩天就會進入山區,大多數地區還是森林。平原上河流眾多,但大部分都不具備通航能力。 從荷蘭人的臺南和高雄算起,主要河流從南向北依次有高屏溪、曾文溪、八掌溪、北港溪、濁水溪、大肚溪、大甲溪、大安溪和淡水河。 這些河流均發源自臺灣中央山脈,中央山脈攔住了南來的水汽。臺灣在降雨的空間部分上,極為不均,中央山脈的降水能達到5000mm,而西部沿海地區則只有1500mm。時間分布也很不均勻,5月至10月的豐水期集中了一年的多數降水。臺風對降雨的貢獻極大,頻發的臺風會嚴重影響臺灣的農業生產。 如今正是小冰河期的末尾,降雨比正常的年景少,而且集中在了雨季的幾個月。急速的降雨通過距離短坡度大的河道迅速流入了大海,而缺乏降水的枯水期則經常面臨無水可用的局面。 旱災對農業生產有很壞的影響,但對漢人移民臺灣卻不是壞事。雨季會讓人寸步難行,而旱災只是降低了畝產,卻讓移民能更快適應臺灣的氣候。旱災排干了很多沼澤,降低了瘧疾發病率,有利于移民修建基礎設施。 所以在歷史上,漢人對臺灣的開發是從臺南開始。臺南的年度降雨分布更加不均,與臺北相比,臺南不下雨的時間更長,更有利于移民投入戶外工作。而臺北即便在后來的清朝,也被臺南人視為瘴疫之地。 雞籠是臺灣有名的雨港,年度降水可以達到3000mm。不過也是因為小冰河期的存在,根據荷蘭人的統計,現在的降雨比正常年份少了很多,否則西班牙人也不可能成功在臺北地區建立殖民地。 艦隊在北上時,順便對臺灣的海岸線做了一些初步的測繪工作,重點是主要河流的河口地區。大肚溪是大肚王國的地盤,在越過大肚溪河口后的臺中大甲溪,陳守序對梅登說,“地形看上去尚可,以后有必要在這里修建一座港口。” 梅登道:“這里也是大肚王國的勢力范圍。” 守序道:“我說的不是現在。大肚王國在我們與荷蘭人之間提供了緩沖區,短期內我們有必要保留這個國家。給他們留下大肚溪好了,大甲溪我們要占據。作為我們與大肚王國的天然邊界。” 后來臺灣的縣市邊界基本也是沿這些橫切西部平原的天然河道布置,比如大肚溪的河道基本隔開了臺中與彰化,沿著河口布置工作倒是比較方便。臺中北面是苗栗,臺中與苗栗之間被山區隔開,沒有可靠的陸上交通。守序對臺中地區的開拓并不著急,這里的優先次序比較低。而且如果要把勢力深入臺中,與大肚王國的戰爭就不可避免。開疆擴土的戰爭暫時還沒必要,發展要一步步來,臺北能穩定占據下來就是巨大的成功。 苗栗縣與臺北平原之間也沒有可靠的陸上聯系,但守序對苗栗的開發需求就比較急迫了。 他對梅登說,“你要做好盡快開拓苗栗的計劃。” 梅登道,“我以為初期只有臺北平原是重點。” 守序搖搖頭,“除了臺北就是苗栗,除了形成對大肚王國的防線,苗栗還有石油。” 苗栗的油田是露天的,清朝人就會私采。守序當然弄不出內燃機也無法提煉石油,但露天的油井依然有很大用處,除了在木材和煤炭之外提供一種重要的燃料,油礦也能提供瀝青。瀝青是最重要的船材之一。 “后龍溪河口寬闊,航道中央還有沙洲能在一定程度上避浪,應該能開發成小型的港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