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盟友-《1640四海揚帆》
第(2/3)頁
海島上的生活其實一點也不浪漫,各種物資都很匱乏,比陸地艱苦多了。
陳守序在加勒比海也不是沒經歷過苦日子,心有戚戚,“我的人正在研究怎么用大米,小麥和水果釀出更好的蒸餾酒。等他們弄出來,我先送你十桶。”
“那可真不錯,我替手下的兒郎們謝謝執政大人了。”
“不用客氣。大澳主,我看你走前在岸上放了一把火,是有什么打算嗎?”
汪匯之將朗姆酒一飲而盡,“執政大人。我打算和你一起做完這一筆就離開南洋。”
“你要回國?”
“是啊,愿意繼續在南洋生活的人都去了你那定居。我現在還剩的500多人在這島上實在是住膩了。上次弄到那么多好槍好炮后,我們打算回國再和朝廷拼幾把。”
陳守序眨眨眼,他對此有所預計。汪匯之把老弱婦孺都送到金城,自己卻帶著一幫人寧愿在納土納島吃苦,也不愿意受金城的管轄,顯然是存了回國的心思。
“大澳主好志向。既然你要回國,那等打完這仗,我再送你6門炮以壯行色。”
只送6門炮,也不是陳守序小氣,他戰艦上裝備的都是加農和寇菲林之類的長倍徑火炮。以戎克船用隔艙板支撐的橫向強度,能不能承受舷側火炮射擊的后座力是很可疑的事情。汪匯之有6條船,陳守序送他6門炮,剛好給每艘船裝上一門船頭大炮。采用龍骨側龍骨的戎克船,縱向支撐紅夷大炮射擊后座的問題不大。
汪匯之有些吃驚,大炮是他無法拒絕的禮物。他知道陳守序現在還不能自產火炮,一出手就是6門炮,這個禮很不小了。
“大炮正是兄弟們需要的裝備,汪某就不推辭了。請大人下令,這次我們怎么打蘇卡達納港?
陳守序鋪開蘇卡達納灣的海圖,“汪澳主,除了文萊和蘇祿,婆羅洲還有三個小國,三發、蘇卡達納和馬辰。其中蘇卡達納是馬打藍征服的飛地,馬辰則是馬打藍的屬國。我們這次的目標就是馬打藍的這兩個屬國。”
“我以為你只是去打蘇卡達納。”
陳守序面帶微笑,“荷蘭人希望我去打蘇卡達納,可我帶著2000兄弟跑了上千里路,只打個蘇卡達納未免虧了點。馬辰也要去一趟的,我又沒向荷蘭人承諾只打蘇卡達納。”
汪匯之倒是無所謂,“你是話事人,便是把整個婆羅洲都打一遍我都沒問題。”
納土納海盜即將回國,并不在乎南洋諸國的彼此糾葛。
陳守序向汪匯之請教:“你對蘇卡達納港知道多少?”
納土納群島就挨著婆羅洲,汪匯之對婆羅洲主要國家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
“蘇卡達納的卡里馬塔島是婆羅洲的貿易中心,他們除了從事大米轉口貿易,還出口鐵器和鉆石。”
陳守序頷首,大體的情況他也知道,需要的是細節。
“整個南洋的島夷都喜歡卡里馬塔鋼制造的巴冷刀。蘇卡達納旁邊的勿里洞其實也出產鐵器,不過他們以斧頭為主,巴冷刀的質量不如卡里馬塔。”
“你是說卡里馬塔島上有鐵礦,而且他們還能造出鋼刀?”
“對。連荷蘭人都經常找他們買刀。我記得幾年前,荷蘭人一共從卡里馬塔采購了18000把巴冷刀。除了刀,他們的斧頭也不錯,值得買。”
兩人又商議了一陣。陳守序將汪匯之送回他的座艦。
汪匯之加入進來后,艦隊現在有7艘戰艦,16艘戎克船。從納土納島重新啟程后,乘著東北風,轉而航向正南。航線完全避開了婆羅洲的海岸線,如果僅憑艦隊的戎克船,他們很難做這樣完全離開陸地視線的航行,不過既然有陳守序領航,華人海盜們也就放心跟著行駛,即便出了什么問題,也能及時得到蓋倫戰艦的救援。
此后的兩天看不見太陽和月亮,也看不到星星。陳守序估計會有一場大風暴來臨,為了防止風暴,戰艦卷起了部分風帆。
不過讓陳守序意外的是,接下來的一天,艦隊航行中依然是清風徐徐。遠處蘇門答臘島的方向,電光閃閃,雷聲不絕。
陳守序感到很驚異,他找來幾個久在南洋的華人老水手詢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金城已經快一年了,陳守序現在勉強可以聽懂一些閩南腔的方言。
一個水手說道:“大人。如今快到換季的時節了,蘇門答臘海岸有些地區經常會這樣,幾個月晦暗不見天日。正是這種天氣,才能種出好胡椒啊。”
另一個水手也說道:“荷蘭人一直對那邊的胡椒產地很眼饞。他們設置過一些商館,可那些紅毛夷適應不了蘇門答臘的氣候,我聽說他們駐在那邊的人員如果3年不輪換就會死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青田县|
迁安市|
赫章县|
铜川市|
凌云县|
随州市|
舞阳县|
曲阳县|
宁明县|
吉水县|
迁西县|
德庆县|
长岭县|
西安市|
松桃|
饶平县|
九龙城区|
军事|
宜丰县|
郸城县|
黄龙县|
闽侯县|
甘泉县|
高唐县|
荃湾区|
富蕴县|
闽清县|
桦川县|
澄江县|
东丽区|
安徽省|
龙南县|
巴中市|
临沧市|
义乌市|
邳州市|
博乐市|
天水市|
于都县|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