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戰艦長水-《1640四海揚帆》
第(1/3)頁
長水號是一艘瑞典建造的改良蓋倫,船齡很新,不含首斜桅船身長36米,船腫部最寬9.8米,吃水4.3米,排水量700多噸。瑞典境內有豐富的橡木資源,作為一艘遠洋武裝商船,瑞典人奢侈地大量使用了橡木船材,整艘船厚重、結實。
船體的涂裝底色為黃色,舷外腰板為黑色。整體設計偏向英國風格,采用介于v型底和平底之間的u型底。v型底海面操縱性好,舵效應好,船速快,橫搖頻率慢;但重心相對龍骨的高度高,橫搖幅度大,高海況下容易傾覆。接近平底的設計則與v型底相反,橫搖幅度小,橫搖頻率快,遠海容易暈船,航速慢,操縱性差。
英國人的u型底性能介于兩者之間,比較中庸,適合大型戰艦采用。
類似這時代的一般蓋倫,為了加強縱向承力結構,在船的外側有加強筋,即船外腰板。沿著艉樓向上的腰板,讓整艘船有著比較明顯舷弧。船頭也呈比較明顯的圓弧狀。
在以后,像長水號大小的巡航艦,往往會取消艉樓,整艘船的設計呈平甲板。舷外腰板與船身甲板平行,進一步加強了縱向結構。但現在,由于火炮甲板不可能與舷外腰板一樣呈圓弧狀,水平的炮甲板就會在外墻上切開舷外腰板的加強筋。
而圓弧狀的船頭,讓長水號的船頭有4門炮的指向偏向外側,不能在舷側集中最大的火力進行齊射。
再過十余年,歐洲就將進入戰列線炮戰時代,蓋倫的這些落后特征決定了其不久就會被淘汰。
蓋倫另一個落后之處是船首喙低深平直。船身的結構陳守序沒有辦法改變,但是他在改裝中將船首喙改為弧形上翹型,這樣可以增強船只的破浪性能。
長水號的桅桁系統中最前面的是船首斜桅,首斜桅上有一根橫桁。在橫桁下方與船首喙之間張掛一面用于抬升艦首的橫帆。
前桅和主桅結構相同,只是主桅更粗壯,兩根桅桿從下往上依次是分段連接的底桅、中桅、上桅。如果是數千噸的戰列艦,上桅之上還會有頂桅,長水號大小的船只則不需要。各桅上都有用來張掛橫帆的橫桁。
陳守序在這里做的改良是,將前桅和主桅的主帆由底桁帆換成了中桁帆。因為越靠近海面的風越容易產生亂流,高處的風向更穩定。但上桁如果作為主帆船只的重心就又太高了,所以中桁帆是比較好的選擇。而且因為陳守序習慣了暴風號的迅疾,為了給長水號增加順風的航速,他在前、主桅的底、中桁向兩側分別增加了可收放的翼帆。
后桅則像暴風號一樣,將三角帆更換成斜桁帆,后桅的橫帆只有上、中桁帆,無須更改。
桅桿之間,為了輔助操船,陳守序增加了多面縱帆。其中首斜桅張掛三面支索帆,主桅與前桅之間兩面支索帆,主桅與后桅之間一面支索帆。
長水號的船舵系統依然與此時的其它船只一樣,使用舵桿操縱,沒有舵輪。舵桿延伸至后甲板的艉樓內,操舵在后甲板進行。舵的單側轉向幅度只有7度,因此船只的轉向必須依靠船帆的輔助。
整艘船的帆裝堪稱武裝到了牙齒,領先歐洲半個世紀以上。但代價就是整艘船的帆索系統十分復雜,需要很多人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川市|
宜丰县|
新安县|
岑巩县|
江孜县|
辰溪县|
繁峙县|
葵青区|
阳江市|
宜兰县|
仲巴县|
海城市|
香格里拉县|
治县。|
拉萨市|
沂源县|
夏津县|
河西区|
炎陵县|
长沙市|
稻城县|
临泽县|
敦化市|
芜湖县|
绥宁县|
永胜县|
河津市|
化德县|
博爱县|
虹口区|
江北区|
商洛市|
克拉玛依市|
永嘉县|
祁东县|
通州市|
孟津县|
文登市|
射洪县|
江孜县|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