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很有可能會先讓褚和典韋兩個人帶著兵馬先過去,隨后再另派其他的軍師趕過去。 這樣的話對于許褚和典韋二人來說就比較危險了,畢竟這種事情絕對不是說再派人過去就能夠彌補的。 他們三個人一定要一同前去,這樣的話才能夠很好的處置路上遇到的所有突發(fā)情況。 “陛下,臣不領此旨,懇請陛下能夠派臣前去,畢竟臣也知道這朝中可擔當軍師之任的人選都不在陛下身邊。” “最近的也離陛下最少有五日的路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陛下肯定是來不及的。” “所以懇請陛下能夠派臣前去,臣定當不負陛下的眾望,將高句麗的所有叛亂分子全部都就地正法。” 荀彧此刻已經想好了,哪怕他抗旨也要讓趙楓把自己派過去。 畢竟他非常了解趙楓此時的難處,所以無論如何,他也想為趙楓這邊排憂解難。 哪怕是頂著趙楓的怒火,讓趙楓這邊生氣也在所不惜。 “大膽荀彧,你竟敢違抗我的旨意,你難道不怕我降罪于你嗎?這偌大的大魏朝難道就只有你可用了嗎?” 趙楓此時其實是不生氣的,他反而是更加感動了。 但是他還是要裝作生氣的樣子,要讓荀彧這邊明白他說的話就是圣旨,是不能有任何違背的。 不管你是好意還是壞意,也絕對不能有這樣的心思。 否則一旦讓他養(yǎng)成這種習慣,那恐怕以后會有可能出問題,即便是這個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趙楓也不想冒這樣的險。 “如果陛下想要降罪的話,那也請待臣從高句麗平亂回來以后再降罪于臣,到那時,臣定無二話!” 荀彧聽到趙楓這么說之后,反而沒有退縮,直接正面的回答了趙楓。 只不過他也避重就輕的就回答了,前面這個問題還好說。 就像荀彧說的,大不了那就是我去高句麗那邊把叛亂分子給你處置好之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