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旦作坊開起來,立刻給朕招募人手,而且在六部之外,再開設一個商部,商部尚書和六部尚書地位齊平,今后,經商之人的地位和平民一樣,不再列入賤籍,商業,從此成為和農業一樣重要的國之支柱!” 趙楓的手筆,不可謂之不大! 他的《天工開物》還只是用了幾種而已,如果里面的各種技術,被繼續落實下去,大魏真的要騰飛了! 而且趙楓想要在六部之外獨立辦一個商部,以徹底提升商人的地位,但是,作為一個專屬于朝廷的部分,這還需要很多的官員,需要很多人手。 而如今的大魏,就是缺少人才。 不過還好,第二次科考時間到了。 這一年的時間里,各地都在大量發放、售賣書籍,無數想要求學的學子因此受益。 地方考試的時候,今年已經有了去年會試選拔的人才,在各地擔任考官。 不久,又一批秀才被選拔出來。 會試之后,幾乎所有擁有商業天賦的人才,都被留了下來。 因為戲志才突然獲得了商業精通的天賦,這商部尚書,就交給他來做,這次選拔出來的不少人才,便充實商部。 商部這才徹底組建起來,戲志才負責總體的事務,而那些覺醒了商業天賦的人才,則被派到各地的作坊,去充當作坊坊主,負責制造產品。 “陛下,這次得到的商業人才,一共有三百八十人,這么多人要怎么安排?”沮授對此表示很擔憂,“商業人才太多了,這用不完真是浪費,關鍵很多人只有這一種天賦,不用的話,把他們打發回去,會立刻打消讀書人積極性,認為讀書無用!” 趙楓聞言大笑:“朕愁的是人才不夠用,你居然愁的是人才太多,過些日子你再來,朕看你還說不說人才太多!” 如今,絲綢如何制造,百姓們都是知道的,但是這染色之法,卻很少有人知道,知道的那些民間作坊,也無法和趙楓的《天工開物》相提并論! 不久,幾乎在大魏每一個郡,都開了一家官方開設的印染坊! 這染坊一旦出來,里面便開始大肆招募人才,一大批閑散人員被招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