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317章 制糖的開展 事實上,他有不少撫慰將士心靈的妙招,只是,這大魏是建立在大漢廢墟之上的,紅薯只能解決了食物的問題,卻解決不了其他物資匱乏的事實。 做事,還是得一步一步地來。 “還是把糖造出來吧。” 造糖, 現在只能用甘蔗。 實際上,造糖最適合的材料,是后世經過挑選品種后的甜菜根部塊莖。 然而,那玩意,目前大魏還不能得到,因為這東西,不但如今生長在遙遠的歐洲, 最關鍵的是,現在沒有合適的品種,雖然現在的甜菜確實能制糖,但是,塊莖太小,產量嚴重受限。 所以,現在造糖,只能用甘蔗。 但是,大魏南方產的本土甘蔗品種,天生香甜可口,直接生吃都行,或者直接榨成糖水,不適合制成糖。 正兒八經制糖的甘蔗,是來自于西域的品種,叫荻蔗。 這種荻蔗,個頭小,但是質地堅硬,吃的時候很容易刺傷嘴, 不像本土甘蔗, 可以大口嚼。 這個品種,才適合大量制糖用,而且,現在西域被大魏掌握在手,帶回品種很是容易。 最為關鍵的是,荀攸的侄兒荀紹,最近通過了科考之后,覺醒了一個神通,可以加速治下作物生長速度! 這簡直是應運而生的寵兒,趙楓也正是因為得了他,而最終選擇了造糖! 于是不久,荀紹被任命為益州刺史,命他立刻從西域大量購入荻蔗。 如今通過貿易,趙楓積累了不少錢財,西域的荻蔗遍地可見,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而且西域人對于大魏的紙張極為喜愛,這些也讓趙楓有了明顯的收入,購買荻蔗, 自然是不缺錢。 不久, 荀紹果然大量購入荻蔗,下令整個益州半數地區耕種荻蔗。 有了紅薯,養豬的例子,如今各地百姓對于朝廷的政令極為留意,極為擁護! 在他們的眼里,那不是強行逼迫的政令來,而是讓他們能夠發家致富的妙招! 于是,益州各地百姓爭相種植荻蔗,甚至是涼州部分百姓,也借口和益州離得近,一邊養豬,一邊種荻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