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407一箭三雕-《隆萬之變》


    第(1/3)頁

    「工商業發展可以吸納流民,這個倒是善政,從工場作坊收稅,還有你是的在市舶司收取關稅,真能有這么多?百萬兩啊?」

    裕王終于還是忍不住插嘴問道。

    難怪裕王對開放市舶司能夠賺百萬兩銀子存疑,實在是和現在市舶司制度有關系。

    現在的市舶司,其實是承襲的自唐朝開始以來的模式,且變化不大。

    唐高宗顯慶六年,創設市舶使于廣州,總管海路邦交外貿,派專官充任,主要職責是向前來貿易的船舶進行管理,代表宮廷采購一定數量的舶來品,管理商人向皇帝進貢的物品,對市舶貿易進行監督和管理、抽分。

    之后的宋、元乃至到現在的大明朝,大體也是這些職責,只是增加或者減少市舶港口。

    當然,因為各朝政策的原因,職責也略有不同。

    比如大明,因為實施海禁政策,只進行朝貢貿易,所以市舶司還承擔著迎接外國使臣,勘合真偽和禁止民間出海的職責。

    或者說,古代的市舶司不僅承擔海關的職能,還承擔一部分外交職權,負責對海外使臣的迎來送往。

    而在這其中,外交職能更重,而海關職能偏小,或者說因為市舶司官員私下的一些行為,導致大量本該收歸朝廷的關稅流失。

    其實,這樣的事兒并不鮮見,各大鈔關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只不過因為每年繳納的關稅保持穩定,且還有朝中諸位大臣的維護,所以朝廷并未追究。

    畢竟,有官身的人,又有哪家沒有家人或者認識的老鄉商人,或多或少都有借出名帖給人行方便的時候。

    魏廣德也不敢把其中的貓膩說的太透,只能比較委婉的說道:「這其中的利益應該很大,否則何至于會引來倭寇。

    海外之人,對我中華物產的喜歡超乎尋常,自唐朝起,南洋和波斯商人就絡繹不絕,他們愿意遠涉重洋而不懼其間的風險就可見一斑。

    據說,我中華之物運到萬里之外,貨物價格可以漲數倍,所以我覺得,對于我大明出去的商品,征收相比于商品價格很高的關稅也是可以的。」

    對于明朝的商品在這個時代的歐洲到底能賣多少錢這個問題,魏廣德當然是答不出來的,但是卻可以簡單作出一個判斷。

    那就是,商人是無利不起早,既然他們遠涉萬里而來,那自然代表其中巨大的利益,那就是在扣除了采購成本和運輸費用及必要損耗后,這趟生意依舊有豐厚的利瀾。

    魏廣德也不知道這個時候的歐洲是否有山寨大明的商品,但是這都不重要,只要商人愿意來就行了,增加的稅收那些商人是通過壓縮成本去抵消還是提高售價去覆蓋,和他一點關系都沒有。

    印象里,明、清時期全世界大量白銀流入中國這是公認的事實,還海運技術并不完善的這個時期都能達到這樣的成果,說明大明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是無敵的存在,大明商品絕對不愁銷路。

    ….

    「雖然不知道其中的利瀾到底有多大,但是夷人每年都會來到我大明周邊購買我大明商品這事兒,我也是聽人說起過,這些夷人甚至直接從倭寇手中收購搶掠的大明商品,這其實也是倭寇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張居正這時候開口說道,他是湖廣人,自然不像那些沿海行省之人對海貿那么熟悉,但也道聽途說了一些。

    這個時候聽到魏廣德說的話很有道理,不妨把他聽說的一些事也說了出來。

    「這么說來,如果開放市舶,讓夷人可以直接在市舶司采購大明商品,至少可以杜絕他們和倭寇進行交易。」

    殷士譫提醒道,對于圖財的倭寇來說,搶來的東西如果不能變現,那搶來何用?

    「開放之初,關稅可以暫時不加,或者說是優惠,暫時免除關稅,同時堅決拒絕和倭寇有聯系的夷人入港交易,為朝廷賺銀子是一方面,同時打擊削弱倭寇也不能手軟。」

    魏廣德接話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開放市舶,允許夷人中的商人也參與交易,不再查驗勘合,朝廷一方面把江南收取的實物稅賦進行交易,把它們折銀,另一邊也可以從中征稅,那是不是也允許我朝商人也參與其中,他們也要征稅嗎?

    算了,還是收稅吧,既然他們也有利可圖,收點稅倒也無妨,不過,聽你話里的意思,開放市舶似乎對打擊倭寇也是非常有利。」

    在魏廣德說完后,裕王點著頭說道。

    此刻,在裕王心里的天秤已經傾斜,雖然知道在嘉靖皇帝在位的時候,開放市舶的奏本十有八九不會獲得通過,但是開放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根河市| 青铜峡市| 余干县| 潮州市| 衡山县| 虹口区| 育儿| 常州市| 丰原市| 莆田市| 温宿县| 温泉县| 天峻县| 江都市| 防城港市| 多伦县| 西平县| 佛坪县| 通化县| 栾城县| 景宁| 留坝县| 牙克石市| 旬阳县| 霍城县| 兴海县| 寿阳县| 西平县| 科技| 静安区| 留坝县| 北票市| 青神县| 永新县| 新郑市| 黎川县| 卓资县| 平罗县| 县级市| 宜州市|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