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送銀子-《隆萬之變》
第(2/3)頁
林二爺看到魏廣德,一張老臉笑得跟朵菊花似的,忙不迭把他迎進里屋。
坐下后,魏廣德嘗了嘗雨前茶,是西湖龍井,魏廣德比較愛喝的,隨即點點頭,“好茶。”
“呵呵,大人喜歡就好,上次送的明前茶不知喝完沒有,要是不夠一會兒多拿點。”
林二爺樂呵呵的接話道。
“那就多謝,先說正事兒吧,會票準備好了沒?”
魏廣德點點頭,隨即開始說正事。
對于匯通商行來說,千把兩銀子還真是不難拿出,只要魏廣德不是一次性提上萬兩銀子就好辦,數量大了還是需要幾天時間籌集。
“大人,稍等。”
林二爺從書架上一個盒子里拿出幾張紙,看上去好像是上好宣紙,可顏色又略有點差異,上面還有復雜的花紋和文字、印章。
“大人,你說要準備一千兩銀子,小的也多準備了一些,只是不知道大人用不用的上。”
林二爺說著就把手里的會票遞了過來。
魏廣德接過來看了眼,三張一千兩的會票,京城盛源當鋪開出來的會票,魏廣德也就放心了。
盛源當鋪其實也就是盛源錢鋪,背后東家的身份很是神秘,都不知道是誰,可是勢力卻是京城一等一的強大。
他們開門做生意,其實就是做的錢生意,不僅做當鋪,也做銀錢借貸,還有一個后世較少人注意到的行業,那就是匯兌。
明朝這個時候民間流通大多是銅錢,有官方鑄造的好錢,也有民間私鑄的劣錢,這匯兌生意其實就是銀兩和銅錢之間進行兌換。
據魏廣德所知,這門生意其實很賺錢。
想想后世各大銀行非常熱衷于從事中間業務,賺其中的手續費就能想出一二來。
需要說明的是,明朝這時代是沒有銀票的,魏廣德手里用過的就是會票,也就是有限制只用的一種票據,就好像上次林二爺給他送來的那張條子,在九江府把銀子存進林家,林家開出會票指定在京城兌付,其實也算是會票的一種,還需要他本人去領銀子。
至于現在手里的三張會票,其實可以理解為當票,要在指定的店鋪兌換指定數量的銀兩或者是存放的物品,倒是和魏廣德認知中的銀票類似。
這也就是在京城,才會有人承認少數有勢力的錢鋪開出來的會票,出了京城這樣的票據也就沒法流通了。
在這個時代,商業信用并沒有被樹立起來,所以大部分人做生意一般不收這種會票,交易的時候都會讓客戶去錢鋪換成現錢交易,所以林二爺對魏廣德提出要會票還是很好奇的。
魏廣德收好會票,又沖懷里摸出那張條子遞給林二爺,林二爺拿起條子走到案幾前,拿起桌上毛筆蘸墨在條子下方空白處寫下取錢的數量和日子,最后蓋上自己的印章,又從書架上抽出一本賬本翻到一頁上進行記錄,然后才把條子又還給了魏廣德。
“林二爺,如果我還需要銀子,一天時間內能夠給我湊多少銀錢?”
想起辦那事兒的未知性,魏廣德多問了一句話。
“一天時間兩三千兩銀子沒問題,多了就需要給小老二一點準備時間,上萬兩銀子的話,需要五天左右。”
林二爺立即笑呵呵說道。
“對了,上次說的,在京城有人需要借貸銀子的話,你幫我留意下,那筆銀子短期內我也沒什么用處,要是有人要借貸,我也想賺點利息。”
魏廣德想起上次這店開張的時候,他和林二爺提過放銀子出去這事兒,只是后面就沒了下文,今天既然到了這里,自然要問一問。
“魏大人,京城要借銀子的人很多,就是一般都不太保險,有抵押的大多都是去錢鋪里借銀子了,畢竟人家是坐店生意,信譽比較好。”
林二爺急忙解釋道。
“那沒關系,你幫我注意下就好,還是原來說的,抵押物,有抵押物就可以借,利息適當少點也沒關系。”
魏廣德笑道。
在九江府的時候,他六千兩銀子是按月息5分放出去的,按后世的話說就是月息5%,年化利息60%,這也是在九江的市場利率,到是沒有增加一星半點。
到了北京城,魏廣德一開始以為這里的利息會比九江府高,可是和林二爺交流后才知道,在這里的利息,有抵押擔保的情況下,利息只有3、4分,比九江府還要少點。
利息高的也有,就是不保險。
好吧,借錢出去最看重的自然是安全,這樣高利息有風險的生意,魏廣德自然不愿意去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遵义县|
和顺县|
察哈|
新丰县|
朝阳县|
高尔夫|
嵊泗县|
玉林市|
北辰区|
含山县|
商水县|
上杭县|
鹤山市|
诏安县|
沭阳县|
凤台县|
唐河县|
博客|
北票市|
青州市|
河南省|
明光市|
怀仁县|
屏东市|
象州县|
张家界市|
巴南区|
临江市|
鄂托克前旗|
水城县|
石城县|
军事|
巧家县|
马鞍山市|
定远县|
中江县|
西乌珠穆沁旗|
沁水县|
武冈市|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