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覲見大宗伯-《隆萬之變》
第(1/3)頁
“而我等讀書識禮難道就是為了科舉出仕,為了身居高位安于享樂而不顧萬民于水火......”
魏廣德說出想要請朝廷降檔簡辦榮恩宴的想法后,雙眼就環視眾人,看他們的反應。
這樣的事兒,以他這個小小進士肯定是不夠資格的,在魏廣德看來,至少也得2/3以上的新科進士同意才行。
民主很重要。
沒讓魏廣德失望, 這會兒的進士們還沒有步入官場,自然沒有被官場那些不好的風氣影響,在聽到魏廣德的想法后都是眼前一亮。
確實,榮恩宴的規格很高,每次舉辦靡費的銀錢也是不少,傳聞每次耗費高達千兩之巨。
至于說讓進士們為災區捐款?
對不起, 在現在這個時代, 更多的其實都是為本鄉本土捐資助困,可沒有為外省提供幫助的意識。
是的,在這個時代里,鄉土觀念很重。
當官了或者發財了,為宗族子弟、鄉親父老提供一些幫助,修橋鋪路啥的,都是義務,這個大家都能接受。
可是要說江西福建的進士掏錢捐助山陜災民,大家可從來不會去想。
該不該捐?
該捐。
該誰捐?
自然是山陜的士紳。
當然,在進士們看來,既然朝廷國用不足,那么精簡一些不必要的開銷也是應該的。
榮恩宴,對于他們進士來說,更多的就是那種榮耀,畢竟是科舉最高規格的宴會了。
至于宴會上是美酒還是清水, 佳肴還是稀粥, 是真的不重要。
“好, 我支持。”
“對,我也覺得這樣好。”
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郭東,也就是最開始說話的那人,他是山西人,對魏廣德的傳臚身份也是有點陰陽怪氣的,不過在這個時候也是最先出聲支持的,雖然提前到了京師沒有親眼看到家鄉的慘狀,可是家信字里行間他也能看出許多。
而第二個出聲支持的是何邦禮,他這時已經起身大聲對其他同年念道:“先師有云,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我等皆為圣人門徒,當此百姓受苦之際,正該秉承先師所言,周濟百姓?!?
隨著他話音落下之時,郭東一桌的山西進士紛紛起身附和,隨之江西和福建進士也都起身支持魏廣德的意見。
魏廣德看到眾人的注意力都轉移到自己身上,隨即站出來向中進士拱手一揖,道:“前朝司馬相公曾作《訓儉示康》,那是廣德見到此文章時還小,但也是大為觸動。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當此國朝只用不足, 我等不僅要學習司馬相公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更應該學習他勤儉節約,不喜奢侈?!?
說道這里,魏廣德略一停頓才繼續說道:“只是,正如書中所言,‘君賜不可違’,榮恩宴可以照常舉辦,只是降低菜品等級甚至就以清水饅頭亦可,我們要的是那份皇上賜宴的榮耀,那是對我們十年寒窗的一個認可?!?
說完話,魏廣德又看看樓上的幾十位進士,“此榮恩宴是皇上對三百進士的褒獎,我們不能代表,所以我意馬上尋找更多的同年,曉之以情,我想大家都不會反對的?!?
“嗯,我們這就去找其他人,說說山陜災情,想必都會體諒?!?
夏可范也說道。
隨即眾人下樓,又和樓下的進士們說起此事,聽聞山陜地震損失如此巨大,數十萬百姓因此喪生,更有無數百姓因災流離失所,自身一口答應下來。
很快,這酒樓里近百新科進士被魏廣德分成幾路分頭行動。
魏廣德做為傳臚,是這些進士中名次最靠前的,至少在人找到諸大綬、陶大臨和金達前,眾人自然就是以他為首。
魏廣德帶著一些江西、山西和福建的進士前往禮部衙門,因為榮恩宴是禮部負責操辦,到目前為止他們還不知道嘉靖皇帝下詔派何人負責代表他主持明日的榮恩宴,在這個時候也就只能找到禮部陳情。
而其他人則分別沿大街尋找其他同年,還有三路分別前往浙江、南直隸和江西會館,尋找本次殿試的一甲三人。
說起來,魏廣德也是在提起此事后才想到,這么操作一番,似乎有利于他在同年中威望的積累,一開始魏廣德還真沒想到這上面去。
自然,他是希望找不到狀元、榜眼他們的,但是魏廣德卻不能宣之于口,還必須主動說起此事,否則事后必為人所記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阿县|
仪征市|
龙里县|
乌兰察布市|
延庆县|
黄龙县|
开平市|
东辽县|
崇州市|
彭水|
新蔡县|
昂仁县|
峨眉山市|
垣曲县|
古交市|
县级市|
普兰县|
惠来县|
会泽县|
江源县|
台南市|
伊吾县|
嘉峪关市|
金昌市|
昌都县|
田阳县|
贵溪市|
柳河县|
麻江县|
开平市|
教育|
县级市|
平乡县|
普安县|
鹤壁市|
凌源市|
普安县|
肃南|
平远县|
阳高县|
遂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