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歸來-《隆萬之變》
第(1/3)頁
“唰唰唰......”
教室里坐滿了學子,卻沒有一個人發出聲音,只有書頁翻動的響聲。
這里是九江府學,魏廣德此時坐在里面翻看著從學府藏書樓里借來的書籍《大明律》。
這段時間,魏廣德已經把藏書樓中四書五經的各種注釋看了個遍,憑借著強大的記憶力,學習起來是真的事半功倍。
現在他已經開始學習明朝的歷史,好吧,那誰不是說過嗎,以史為鑒。
了解大明的歷史,《大明律》這部由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大明憲法是怎么也逃不過去的。
實際上過去魏廣德也了解過,只是沒有完全吃透,很多地方只是囫圇吞棗硬背下來,這次重翻大明律,自然是要完全讀進去,吃透。
其實,幾乎所有這個時代的,有志于功名的讀書人,都必須要詳細了解大明律,至少在入仕前一點要掌握,否則你連做官的資格都不具備,一個簡單的考核就會被攔住。
夕陽西下,塞雁南飛,此時已經進入十一月,天黑的比較早,府學放學的時間也就提前了很多。
魏廣德走出府學大門的時候,身旁還有勞堪、沈良棟等幾個學子一起。
懂行的人才能一眼看出,這幾個學子雖然容貌氣質各異,但是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們身上穿的都是一水的上等松江布料做出來的衣服。
大明朝建立之初,松江府及周邊就已經大量種植棉花,這也推動了松江府和周邊府縣紡織業的興旺發展。
“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紗”,從這句老話里也能聽出松江府棉布產量之大。
明初朱元璋時期,即頒布法令,鼓勵種棉, 并規定松江府可以“折布納官”, “以棉花一斤折米二斗”。
因為官方的鼓勵, 其發展就可見一斑了。
而棉布在大明朝可是硬通貨,衣食住行,衣可是被放到第一位的。
雖然時代發展到了后世, 服裝的地位也就降了不少,可是滿大街的服裝店也可以說明很多東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阳谷县|
绵阳市|
巴彦淖尔市|
新乐市|
岳阳县|
尼勒克县|
清流县|
修武县|
武隆县|
炎陵县|
苍梧县|
汝阳县|
凉城县|
师宗县|
汪清县|
恩平市|
化德县|
论坛|
屯门区|
扶沟县|
墨竹工卡县|
成武县|
建瓯市|
淳安县|
丹阳市|
横峰县|
清流县|
东明县|
海林市|
灵台县|
左云县|
五家渠市|
大姚县|
濮阳市|
普兰县|
会同县|
娄底市|
石林|
建德市|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