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26明朝也有寒假-《隆萬之變》


    第(1/3)頁

    對于嘉靖皇帝來說,八月讓俺答汗部打到京城來,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兒。

    而在韃子撤兵后,自然就要對此戰進行清理,有功要賞,有過要罰,勤王衛所糜爛的事兒也發了。

    嘉靖二十九年(1550)十一月三十日,命查南京四十二衛屯田隱占侵削諸弊,其本丁逃絕他戶佃種者,俱署名補伍,不則將原田入官,改募屯軍給之。

    原來自八月下旬勤王詔書抵達陪都應天府后,南京鎮守太監,南京守備及南京兵部立即就把調兵令快速發往各衛所,督促其盡快集結人馬北上勤王。

    但是實際的結果就是衛所糜爛以不堪用,整個過程都是拖拖拉拉的,甚至在九江衛過了南京前往鎮江后,大部還未集結起來,衛所的實際狀況可見一斑。

    雖然時任南京主官盡量壓制了下面的傳言,但是這些消息在數月后還是傳到了督察院中。

    都察院,由前代的御史臺發展而來,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

    與刑部、大理寺并稱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會審,也就是三司會審。

    都察院主官為左、右都御史,下設副都御史、僉都御史,協助管理都察院經。

    又依照十三個布政使司(相當于行省)分成十三道,分設監察御史,巡按州縣,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

    明朝的都察院擁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斷”的權利,幾乎就是最高監察機關。

    朱元璋設計的政治架構非常有意思,大官小權,小官大權是明朝官場的一個特點,而這一特點在都察院就顯得更加明顯。

    風聞奏事,瘋狗,就是都察院的別稱了。

    明朝中后期的黨爭中,都察院十三道御史和六科給事中往往就是發動爭斗的急先鋒,他們也就是所謂的科道言官。

    都察院御史只是七品官,但是卻可以對朝中大小官員發起彈劾,而按照官場的規矩,一旦遭到彈劾,被彈官員一般就要回家待勘,以表達自己的清白,不會以勢壓人,讓事實說話還一個清白。

    這么一個可以凌駕于各部堂、衙門的官職,朱元璋卻沒有設置一個可以監察他們的部門,實際上有明一代,很少有御史被風聞奏事,要么是皇帝不喜,要么就是被抓到確實的貪贓枉法證據才會被處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沂水县| 开阳县| 佛冈县| 鄂温| 呈贡县| 龙山县| 深泽县| 桂林市| 迁安市| 逊克县| 团风县| 恭城| 黄石市| 乌苏市| 泗阳县| 六盘水市| 乡宁县| 南乐县| 开阳县| 安化县| 义马市| 泾阳县| 武山县| 历史| 德惠市| 化德县| 东光县| 北辰区| 陵水| 泸溪县| 丹东市| 黎城县| 赞皇县| 东兰县| 黎城县| 响水县| 馆陶县| 庄浪县| 天等县| 读书|